东南互保 当义和团在天津、北京抗击八国联军时,英国为了阻止群众起来响应北方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排除其他帝国主义乘机可能在长江流域扩充势力,决定利用地方当局保护它在中国的侵略利益。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经过几度电商后,同意英国驻上海代总领事霍必澜的计划。京广铁路督办盛宣怀竭力劝说刘坤一、张之洞赶紧与上海各国领事而不是单独同英国订约,成立所谓东南互保。清政府宣战诏书发表后,他们又以“矫诏”为由,拒绝执行朝廷的命令。刘坤一、张之洞于6月26日,以上海道台余联沅为代表,邀约各国领事商订所谓《东南互保章程》九条。主要内容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刘、张对各国领事保证,不管此后北方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仍照所议办理,断不更易,并拒绝清政府要他们招团御侮的命令。以后,实行互保的地区,从原来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扩大到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福建省还单独与福州各国领事直接达成类似的协议。这个章程虽没有订立,但由于刘坤一等地方督抚竭力镇压群众响应义和团运动,“互保”的局面终于保持下来。
《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光绪帝经太原逃往西安。各国经过反复商议后,才决定与清政府议和并继续维持以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英、俄、德、日、美、法等国于1901年9月7日与清政府代表奕匡、李鸿章正式签订《辛丑条约》。这个条约除正约外,还有19个附件。《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之大,条件之苛刻,都是空前的。它是对中国人民的一次大勒索、大屈辱,也使清政府完全丧失了独立地位。义和团运动是群众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集中的领导和协同一致的行动,失败是必然的。但义和团群众从切身的感受中,认识到外国侵略者是中国人民最主要的敌人。从这一感性认识出发,他们奋不顾身,对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责任编辑:雄狮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