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军事 >

楼船的战与亡(2)

2010-08-05 11:53
来源:《中华遗产》2010年8月 作者:樊良树
无敌楼船终消亡 若以载人数量多少来看,东吴造过史上最大的楼船,孙权的飞云共有5层,船上可载士兵3000人。 对于战船而言,大不是攻击力,而是威慑
无敌楼船终消亡
 
若以载人数量多少来看,东吴造过史上最大的楼船,孙权的“飞云”共有5层,船上可载士兵3000人。
 
对于战船而言,“大”不是攻击力,而是威慑力,即便是今日之航空母舰,大到了绝对令古人无法想像的地步,它也只不过是一个海上作战基地而已。
 
楼船的战与亡
楼船越大,缺陷越明显,之后的楼船,逐渐不再盲目追求体积和载员数量,而是在装备上更进一步。隋朝时,大将杨素和前辈王一样在蜀地营造战船,隋朝最大的主力战船—五牙战船就在那里制造。船上有五层楼,高百余尺,可容战士800人。左右前后共设置6台拍竿,高50尺。这拍竿相当于陆军的投石车,装上了拍竿的楼船如虎添翼,攻击力和攻击范围大大增加。公元588年,隋军50余万人水陆并进,大举攻陈。杨素统领的长江上游水军,自永安发船,出三峡,顺江而下,船多势大,锐不可挡,在延州(今湖北江陵西)与陈军展开决战。隋军以四艘五牙战舰冲击敌阵,先后用拍竿击沉十余艘敌船,俘敌2000余人,陈军闻风丧胆。不久,隋灭掉偏安江南的陈王朝,统一了中国。
 
此后楼船再无大的发展,因为作为武器,楼船太高太大的先天劣势无法逆转,所以隋朝之后,楼船仍然装备水军,“然施之水军,不可以不设,足张形势也”,《武经总要》一语道破玄机。此时的楼船简直成了一种“摆设船”了。隋炀帝杨广更把楼船从军用改成民用,他在运河上龙舟游乐,开发了楼船的娱乐功能。自此以后,楼船就和歌舞宴游联系在一起,从唐人“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到明代“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楼船都是一副香艳形象。
 
隋唐时期,中国的政治重心,重新复归于关中一带。对关中的角逐,要靠战马才能完成。因此,无论是唐军的马,还是安禄山的马,抑或是少数民族向唐王朝出救兵的马,谁的马多,谁的战斗力就强。一部全唐诗,洋洋数万首,描写马的诗句不胜枚举,而写楼船的,微乎其微,这是能找到原因的。宋元过后,楼船用于作战的记载渐少渐无。至明朝,郑和下西洋所造的大型“宝船”,更多的是为了形象而不是战斗需要,而且它已经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楼船了。
 
楼船之战,经典战役都在长江。大一统的元明清,长江不再是军事斗争前沿,而是一条内河。中国大的征伐,大都不再从东到西,而是由北向南。楼船渐渐失去用武之地。此外,长江流域虽然也不乏著名水战,如朱元璋大破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但利用长江之势顺流而下、长途奔袭的战役却几乎绝迹。
 
倒是晚清,曾国藩、曾国荃等人为平定太平天国,也是先占据南京上游的武汉、安庆,然后顺江而下攻打南京。湘军重要将领胡林翼等人,多次向主帅曾国藩强调武汉、安庆的重要,“形势壮阔,自古用武之地”,“顺江东下,势如破竹”。中国古代兵家“作势”、“借势”这一思想,依然影响他们甚深。
 
但这次在长江上游弋的清军舰船,有的已经是烧煤的小火轮了。曾国藩等人清楚,蒸汽时代、钢铁时代呼啸东至。造钢铁巨舰,刻不容缓!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为了防备从海上进犯的外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了洋务运动,在汉阳、安庆、南京、上海、马尾等地建造枪炮舰船。中国舰船的制造重心,不再像“楼船时代”那样安营扎寨于长江、汉江的上游,而是逐渐偏向东南。由大江,到大海,由木制楼船到钢铁战舰,一个消亡,一个降临。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