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清末·胡雪岩】大胆借债白手起家(3)

2009-03-21 05:0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章金敏
其实,我们仅凭常识就可以得知,如果操作得当,财主的这个发财梦的确是可以实现的,不过他和那些成功者的差距就在于他没有脚踏实地走出第一步,所

  其实,我们仅凭常识就可以得知,如果操作得当,财主的这个发财梦的确是可以实现的,不过他和那些成功者的差距就在于他没有脚踏实地走出第一步,所有的时间都拿去做梦了。所以对一个准备创业的经营者来说,应该学会走好第一步——为你的发展筹措资金,只有一丝不苟地走好这一步,你的事业才会有良好的基础。“万丈高楼从地起”,有了良好的开端,也就有了一半成功。

  当胡雪岩说出“我就知道铜钱眼里翻跟斗”时,他早是一名钱眼里翻跟斗的高手了。在他的事业刚刚起步时,他根本就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既没有遗产,也没有父兄荫庇,不靠天,不靠地。而他最终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留名于后世,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在钱眼里翻跟斗。可以说,他的所有事业都是他一项接一项翻出来的。

  有一次,胡雪岩想开一个药店,在和合作者刘不才商量的时候,他张口就说:“第一步,我想凑十万银子的本钱。”对他当时的情形来说,这个牛皮可真是吹得太大了,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这十万两银子在什么地方。胡雪岩出道以来第一次感到了心里不踏实,但是他脑筋急转弯,灵光一闪,马上就想到了筹集资金的好办法。

  第一步,他可以向杭州城里那些肥得流油的官员们“借”钱。他准备首先对杭州抚台黄宗汉下手。因为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开药店是桩非常稳妥的生意,还能得到活菩萨的好名声。只有自己能说服黄宗汉从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里拿出一部分来做股本,不愁没有其它的官员跟着来凑数。

  要是第一步能成功,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好办了:胡雪岩想让官府出钱替自己开药店。刘不才有祖传的药效如神的“诸葛行军散”,胡雪岩准备借此与主管清军后勤保障的“粮台”拉关系,先采取只收成本的方式把“诸葛行军散”送给清军试用。只要清军用了觉得药效好,就可以争取承接长期为粮台供药的业务。粮台虽不亲临前线,可是事务非常烦杂,料理伤亡官兵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因此粮台算得上是一个用药的大户。胡雪岩想,将来自己的药店可以把药卖给他们,药效要保证,价格也要比市面上便宜,甚至可以欠款,这样一来,不愁粮台不向自己下大订单。自己既然可以让他们欠帐,那也就可以先预支一部分成本费。自己弄几副名符其实的好方子,真材实料地做出来,让各个粮台定购,然后再领回定购药品的款子。药店就可以借此滚动发展起来了,根本就不用愁本钱。

  胡雪岩照此计策行事,药店居然开了起来,果然赚得个肚儿圆。

  商业!商业!要的是钱,收的是银,哪有不需要本钱的?没有激活的资金,就算你有再好的点子,再大的本事,再好的机会,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对每一个下定决心准备在商场上搏击一番的人来说,如何掘取第一桶金是至关重要的。当然,最安全的方式就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手里有多少资金就做多大的买卖。也许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之后,也可以跨入成功者的行列。而要想做到迅速致富,那就不妨也采取胡雪岩的这种方式:借用他人资金,开创自己事业的方式。看来,一代红顶商人的确是技高一筹啊。

  其实,胡雪岩在这里说的“铜钱眼里翻跟斗”并不仅仅是指以钱生钱,以利滚利,还包括“因人成事”的因素,这大概也算是跟斗的一种翻法,只要你比别人翻得更高明。

  总而言之,胡雪岩这种“铜钱眼里翻跟斗”的无本生利的方式,充满了积极主动的精神,也最能充分体现经商者真正的才干、眼力和智能。其实,做商业的人都无不需要这种主动精神,因为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成就一番事业。

(责任编辑:水未央)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