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南朝·法显大师】一代高僧 西游取经第一人(2)

2009-04-17 12: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潜心修行,学成传道 到了中印度,先投摩揭度国南天王寺。诸长老闻是东土僧人不惧万里艰险而来,十分喜悦,热情给予各种学佛机会。法显在此留下三

潜心修行,学成传道

到了中印度,先投摩揭度国南天王寺。诸长老闻是东土僧人不惧万里艰险而来,十分喜悦,热情给予各种学佛机会。法显在此留下三年,专心研习梵语梵书,亲自认真书绘经像,得《摩诃僧只律》、《萨婆多律》,又手抄《杂阿合毗昙心经》、《方等泥洹经》等多部。打听得有商船去中国,恳求他们先帮助带回中国。

法显辞别诸长老,又参访了一些小国,并专诚到佛陀当年得道的菩提树下朝圣参拜。后来到狮子国,得《弥沙塞律》、《长杂二含》及《杂藏经》等,凡本国所无,法显尽力觅取。

如此约二年多,法显搭乘商人的大船,循海东返。一日,忽然风浪大作,船上的人惊恐万状,害怕沉船,纷纷将杂物投海。法显深恐佛经有失,忙用袈裟遮盖经箱,自己跏趺坐于箱边,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庇佑。说也奇怪,大家竟没有搬动他一样东西。不一会儿,终于风平浪静。

船行了二十多日。一夜,又风浪大作,比前尤剧。众皆骇极!一个信奉外道的商人说:“一定是船上留了这个和尚,才屡遭不利。若要救船上一百多人性命,只有将这和尚投入海中。”此时众人已失去神智,有些人就想动手。法显极为镇静,他求恳道:“出家人视生命如草芥,我死不足畏。但我万里来到天竺,为的是取佛经,而今经已取到,正想归国弘扬;诸位既要将我投海,我只求你们把这数箱经籍保存,代我送到中国寺院,我极感激你们了!”

刚说毕,只见人群中站出一个雄纠纠的少年,拔出钢刀,大声喝道:“诸位休听此人妖言惑众,有谁敢将这沙门投海,我跟他拼了,先将他葬身鱼鳖!”众人吃了一惊,那少年继续道:“我警告你们,东土帝王信佛敬僧,你们的货物是运到中国去的,你们干下这等蠢事,到了中国,不怕杀头偿命吗?”这时众人面面相觑,连那个外道商人也不敢再吭声了。不多会风势渐弱,众人忙向法显致歉,法显也向那少年道谢。

又航行了数日,由于前几日在慌乱中将粮食也投入了海中,此时粮尽水竭,大家又饥又渴。任船顺风漂流,听天由命。忽然飘到岸边,水浅难行。大家欢喜道:“也许我们有救了!”将船泊定,大家下水上了岸,见到地上长有藜藿菜,有人惊喜道:“大家不用怕了,我们已经到了中国地界了,只有中国有此植物。”大家就忙着寻找村子,见到池塘,先舀水解渴。路上遇到两个猎人,法显问道:“这是甚么地方?”猎人说:“这是青州牢山南岸,离城不远了。”众人更加喜悦。

青州太守李嶷,信仰佛教,闻有本国僧人从天竺取经归来众人敬佩异常!亲自带了随从迎迓,慰问辛苦,接到府中住下。太守强欲留过冬天。法显说:“盛情极感!但贫僧已出国多年,志在弘法,急欲回去,改日有缘再来拜见吧。”太守见无法挽留,只得修表上奏,派快马送往京城。

法显到了京城建业,就被宋主留下。他先请了两个月假,回本寺见了师父及诸位比丘,然后再回建业道场寺,与西域禅师佛驮跋陀共同翻译佛经。共译出《摩诃僧只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等约百万余言。

法显后到荆州传道,卒于辛寺,享寿八十有六。

 (责任编辑:清水)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