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近现代·张大千】“南张北齐”之张大千生平(2)

2009-05-13 16:4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读完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东方价值观中最富有意义的人生轨迹。 张大千是位旅行家,旅行不仅可以陶冶情趣,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美学观念的层次上体会

 

“读完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东方价值观中最富有意义的人生轨迹。

张大千是位旅行家,旅行不仅可以陶冶情趣,更重要的是他通过美学观念的层次上体会山水、花鸟,禽兽,形成了良好的审美意识与丰富的创作题材。他从青年时代到老年时期足迹遍布了祖国各地,游资阳;登峨嵋,临敦煌;之康定,到了晚年更是游历列国,穿梭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

在他五十一岁的时候他来到了台湾,从此开始了漂泊不定的游子生活。在国外期间他的一首诗句写道:“行遍欧西南北美,看山须看故山青。”从这首诗中可以读出淡淡的乡愁,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1951年他终于来到了印度,在印度期间他临摹研习了印度的石窟壁画,还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风景胜地大吉岭居住了一段时间。其后他辗转于香港、台北、日本等地开画展。在东南亚颇有声誉。但是对志在行万里路的大千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1953年五十四岁的画家来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南美,为了不使名画落到外国人的手中,他低价把所藏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等文物卖给了大陆,由国家文物局收购,使国宝回到了祖国。一方面在风光明媚的巴西他在新购土地上大兴土木,布置园林,取名为摩洁山园,后来回到了台湾又为新宅取名“摩耶精舍”,画画,写字,读佛经,过着空闲淡雅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在美国、香港、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办画展,美国加里福尼亚州太平洋大学特颁赠七十六岁的张大千人文博士学位,从而奠定了他世界文化名人的地位。可能是历史的巧合,在法国他会见了毕加索,我们不知道这两位东西方文化名人相遇的情景,但是两位艺术大师能够在同一时间空间会面,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文化的幸事。

但同时张大千也渐渐地感到了衰老。

有一天,他在八德园搬动巨石时,突然感到双眼睛发黑,后来经检查为眼底毛细血管因过度用力而破裂。他去了美国、东京等地进行治疗。此后眼疾一直折磨着他。后来常因心脏病而住台湾荣民医院。八十一岁的时候他在台北立下了遗嘱,但是晚年的张大千依旧有着丰富的社交活动,他和台静农、张学良夫妇保持着来往,还写信给道士问安。但是大千的心始终牵挂着海峡另一边的祖国。生理上的衰竭再加上多年的漂泊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使得张大千安逸的晚年生活带上了淡淡的冷清与孤独。

“万里故山频入梦,挂帆何日是归年。”正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1983年三月,他因心脏血管硬化等病又一次住进了台北荣民医院。四月二日上午六时四十分左右,他的病情开始恶化,数分钟后,这位国画大师终于停止了心脏跳动,经抢救无效,于上午八时十五分逝世,享年八十五岁。

张大千先生在一生的艺术生涯中,为我们如何对待古代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如何弘扬民族文化指明了一条道路。他在旅居海外期间获得了“东张西毕”的荣誉,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东方人的骄傲!

 

在现代画家中,张大千的生平最富有传奇色彩:他9岁随兄姐母亲学习绘画,12岁就被地方上称为“神童”,16岁在重庆求精中学时因擅长画古装仕女,有“张美人”之称,18岁那年暑假被绑架,被迫当了一百来天土匪的“师爷”。21岁因受未婚妻病逝的刺激,秘密逃到松江县禅定寺削发为僧,他后来号“大千”就是做和尚时的法号。3个月后,因不肯烧戒疤逃离寺门,过了一段行乞化缘的颠沛流离生活。不久,被他哥哥找到,“押”回内江老家结婚。他50岁前娶过4个妻子(曾正蓉、黄凝素、杨宛君、徐斐波),还同朝鲜女子池春红情意绵绵,不时千里幽会。

可是真正把他当做丈夫长期侍奉,连张大千晚年也深感有负其一片深情的,是父兄家财万贯但从来没有嫁过人的女画家李秋君。即使不认识张大千,不了解他的才华、生平,但只要你看上一眼就可能被他吸引,因为他的外貌和举止就是“奇”的凝聚:他一生精力强旺,可是26岁青春正盛之年就蓄起了胡子,红颜长髯,穿着花团锦绣长衫。走路健步如飞,谈笑声如洪钟。平时喜欢蹲在椅子上,而且蹲下了一会儿就跳到另一张椅子上蹲着,与朋友、客人聚谈,站着坐着几乎没有一刻安稳。迷恋京剧,精于烹调,讲究衣食住行,既追求中国最 古典的传统意趣,又拥有西方最现代化的生活设施,一生豪华奢侈。金钱在他手里是来得快去也轻易,以致富甲天下却时常囊中羞涩。

50岁前他曾三上黄山,二登华岳,上清借居,敦煌抚古,名山大川登览殆遍。1950年离开大陆,旅居印度大吉岭,1952年迁居阿根廷首都近郊曼多洒,是阿根廷总统庇隆夫妇的座上客。1954年迁居巴西圣保罗,巨资营造个人别墅八德园。在这里寓居的13年间,他先后出访美国、法国、希腊、新加坡、泰国、印尼、日本、菲律宾、南朝鲜等国的大城市,并在那里举办画展。西方把他和毕加索称为当代绘画艺术的双星。绝艺惊世,如日中天。杖履所至,倾国如狂。其中最轰动世界的是1963年,他的六屏巨幅通景荷花在纽约展出时被美国《读者文摘》以14万美金购藏,1994年,一幅《幽谷图》又以816万港元拍卖,首开当世中国画家作品高价成交的先例,也为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扬眉吐气。海外虽好,毕竟是他乡。1976年,他已78岁,举家移居台湾,在台北士林外双溪营建花园别墅“摩耶精舍”。1983年4月2日因老病而逝。根据遗嘱,藏幽于精舍中一块特地命名为“梅丘”的太湖石之下。

在绘画方面,对山水、人物、花鸟、走兽、蔬果样样精通,工笔、写意、没骨、青绿、淡彩、水墨手手擅长。他不仅是拟古的神手,仿古可以乱真,1960年以后更变法求新,开创泼墨泼彩山水。就是这样一位属于世界的艺术大师.

张大千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责任编辑:纨素)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