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九年之间,苏颂还与掌禹锡、林亿等编辑补注了《惠佑补注神农本草》,校正出版了《急备千金方》等书。又主持编著了《本草图经》21卷。这部书引用了以往文献200多种,集历代药物学著作和中国药物普查之大成,记载了300多种药用植物和70多种药用动物或其副产品,以及大量重要的化学物质。对历史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也有记述。该书对动物化石、潮汐理论的阐述、植物标本的绘制,都在相应学科中占有领先地位。明代著名医学大师李时珍对《本草图经》的科学价值亦予以极高的评价。
开钟表史之先河
苏颂一生标志性的贡献,在于他制成了水运仪象台———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元丰八年,奉宋哲宗的诏命,苏颂组织了一批科学家,并运用自己丰富的天文、数学、机械学知识开始设计制作水运仪象台,历时3年终于告成。仪象台以水力运转,集天象观察、演示和报时三种功能于一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近代钟表关键部件“天关”(即擒拿器)也是在那时发明的。
其后,苏颂又写了《新仪象法要》3卷,详细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及使用方法,绘制了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机械设计图,附星图63种,记录恒星1434颗,比300年后西欧星图纪录的星数还多442颗。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把《新仪象法要》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并称赞苏颂是中国古代甚至是中世纪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新仪象法要》也成为苏颂为后世留下的最杰出的著作。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