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三国·张鲁】不为五斗米而折腰(2)

2010-02-26 10:00
来源:百科 作者:网络
张鲁以《 道德经 》为该教的主要经典,为便于向其徒宣讲《 道德经 》,乃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提出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


张鲁以《道德经》为该教的主要经典,为便于向其徒宣讲《道德经》,乃为之作注,名《老子想尔注》。提出“道”“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认为“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主张君臣民皆须“顺道意,知道真”,“行诫守道”.又认为,“生”是“道之别体”,道人“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只有“奉道诫”,将“积善成功”和“积精成神”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不死成仙。主张“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在行道”,指出如此一来,“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悉如信道,皆仙寿矣”.还抨击儒家五经“半入邪”,“大伪不可用”;反对淫祀,认为“天之正法,不在祭餟祷祠”;对宣扬“圣人天所挺生,必有表”,“仙自有骨,非行所臻”的《河》《雒》纬书也予以否定,提出道徒“忠孝至诚感天”、通过修行自臻“仙寿”的观点。因此他尤其重视道徒的自身修养,倡导诚信,有病则忏悔己过。相传他又创涂炭斋等斋醮仪式。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羽化,葬邺城东。弟衞,字公则,为昭仪将军,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弟傀,字公仁,封为南郡太守,加驸马都尉,弃官学道,白日冲举。元成宗皇帝制曰∶“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汉天师之绪远矣,匪其子孙善继善成,不怠益大,孰济登兹,是以代有异人,出禅治化,系师景行焯灵,昭于简册,妙于自拔,功成不居。经不云乎,‘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追封他为赠’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演义传记
  
汉宁太守。祖父陵,客蜀,创五斗米教。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刘璋杀鲁母,因此结仇。刘备攻益州,璋请鲁援之。鲁遣马超往之,超竟投备。后见太祖为魏王,鲁欲自为汉宁王,为谋士阎圃劝免。后太祖讨汉中,鲁败,众劝其烧粮仓,鲁以国家之物,不从,为太祖善。后降,为镇南将军。

五斗米道的师君(教祖)。在汉中郡一带形成势力。与曹操军对阵时战败,但因为他不烧粮仓,而得到曹操好评。投降後被任命为镇南将军。

  历史评价

三国志·张鲁传》:“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
 

(责任编辑:搜一者)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