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1946年叶挺获释后想做的第一件事:要求恢复党籍(4)

2011-04-22 10:3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
提起这个教训,叶挺后来曾在延安的欢迎大会上反思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难,一直向前走,坚持下来了,但我有一段爬到半山腰


  提起这个教训,叶挺后来曾在延安的欢迎大会上反思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难,一直向前走,坚持下来了,但我有一段爬到半山腰又折回来了。”

  “最好的人选”

  1936年5月,潘汉年从苏联回国,兜了一个圈子去香港,把党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意图告诉了叶挺,让他利用与国民党的老关系做些疏通工作。

  党终于主动和他联系了,叶挺心情大好,逢知己便说:“我现在好了,和那边有了联系,不是孤家寡人了。”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西安事变后,叶挺举家迁往上海,随时等待召唤。

  然而,蒋介石同意第二次国共合作毕竟是被逼无奈。虽然他接受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共产党公开活动”等六项条件,但实质上,“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一直没变。

  红军要合法化,就要整编。红军整编后的领导权问题,始终是国共两党合作谈判的焦点。蒋介石出尔反尔,百般刁难,以至枝节横生。从1937年2月起的半年时间里,两党就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却一件事也办不成。

  如何整编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更是谈判中一个棘手的问题。蒋介石虽然同意整编,但他却坚决要用陈诚为军长,以达到收编红军的目的。

  双方互不相让,蒋介石最后甩下一句话:“你们去找,我们也去找,什么时候找到一个无党无派的人能胜任军长,什么时候就成立这支部队。”

  1937年8月,叶挺到新雅饭店见潘汉年,巧遇刚从庐山谈判回来的周恩来。周恩来灵机一动,心想:叶挺现在既不是国民党人,也不是共产党人,不是最好的军长人选吗?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周恩来示意叶挺在适当的时候向陈诚等人表示一下,说自己愿意领导这支部队,通过他们争取蒋介石的同意。

  周恩来与叶挺的交谈虽然是认真的,但他考虑到陕北红军谈了七八个月蒋介石才同意改编,而现在提出由叶挺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来组建一个军的事,蒋介石哪会爽快答应,所以,并未及时向延安通报。谁知事情出人意料地顺利,陈诚一举荐,蒋介石就满口答应了。

  叶挺的出现,让蒋有了一箭双雕的想法:一是排除了共产党提出的人选;二是可以拉拢叶挺,进而抓住这支军队。他自信只要多做工作,叶挺会听他调遣的。因此,当叶挺表示想用“新四军”番号,继承北伐“铁军”传统,蒋介石也爽快地答应了。

  9月28日,在没有征得中共中央同意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便单方面发出通报,宣布“委员长核定”“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

  毛泽东对此颇为意外,10月1日回电说:

  南方各游击区是今后南方革命运动的战略支点,国民党企图拔去这些支点,在西安事变后,还用了武力,用屠杀方法拔去他们,现在却利用抗日题目,想经过叶挺把他们拔去。方法不同,目的则一。各区游击队暂缓集中,叶挺要到延安来。在他完全同意中央的政治、军事原则后,可以去南方。

  叶剑英接电后,立即将叶挺请缨当军长的情况汇报毛泽东,并转告说:“叶挺再三表示,如延安不赞成,他仍可辞职。”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