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吴禄贞:革命未捷身先死(2)

2011-07-27 09:35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张弘
约定起义 会师北伐 1910年4月,吴禄贞被派往德、法两国观操,11月回国。同盟会员黄恺元出银2万两,向庆亲王奕劻行贿。12月23日,吴禄贞被任为陆军第六


  约定起义 会师北伐

  1910年4月,吴禄贞被派往德、法两国观操,11月回国。同盟会员黄恺元出银2万两,向庆亲王奕劻行贿。12月23日,吴禄贞被任为陆军第六镇统制。

  清廷原预定1911年l0月在河北永平府举行秋操,吴与士官同学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及同盟会员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秘密约定在秋操时相机起义,先灭禁卫军,然后直捣北京。清廷微有所闻,下令停止第六镇参加,因而起义计划未能实现。不久,武昌起义爆发,吴禄贞自请率师南下“平乱”,欲借此摆脱羁绊,与民军会师,再转旗北伐。不料荫昌不许,并抽走吴所辖第十一协,编入第一军开赴武汉前线,分散了六镇的一半兵力,并令吴率余部留保定待命。

  10月29日,驻扎在滦州的张绍曾等发出联名奏折,要求清廷加速立宪。清廷11月2日发布上谕,称张绍曾等人用心良苦。良弼、载涛等人准备利用吴禄贞的力量除掉袁世凯,将吴禄贞的第六镇部署在京汉铁路中段,准备在袁世凯评定武昌骚乱后北上时借机发难,铲除袁世凯的势力。吴禄贞前往滦州“宣慰”时,乘机与张绍曾会商,共同会师北京,推翻清廷。

  不过,张绍曾认为,第六镇与二十镇部队中保皇党人很多,处理不慎,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同样是在10月29日,山西革命党人杀死了巡抚陆钟琦,推举阎锡山为都督。清廷直接下令第六镇协统吴鸿昌速率所部进驻石家庄,攻占娘子关。听完张绍曾的分析后,吴禄贞星夜由滦州赶往石家庄,制止部队前进;并派何遂入娘子关与晋民军会谈合作;又派人到武昌会晤黄兴,议南北呼应之策。他还对朝廷谎称山西民军已经投降。朝廷将错就错,任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希望打消吴反叛的念头。

  11月4日,吴禄贞到达娘子关与阎锡山会见。两人决定组织燕晋联军,吴禄贞为联军大都督,阎为副都督,并约定了会师北上。这时,孔庚由武昌来石家庄,向吴陈述武昌战况以及冯国璋部纵火焚烧汉口的罪行。吴听后,大愤。断然下令截留北洋军运往武昌的军火。并电奏清廷,要求朝廷下令停止对武昌和湖北的进攻,南北停战。此外,他还向军咨府发了一份电报,强烈要求南北停战,并用激愤言辞威胁:南方不听,自告奋勇出兵讨伐;北方不听,则断其后路。对于吴的威胁,清廷不仅没有训斥,反而电谕吴通报嘉奖。

  起义前夜 身首异处

  但吴禄贞并没有停止起兵北京的计划。他希望一剑封喉,结束大清,创建民国。但是,他忽视了张绍曾的分析———从1910年12月23日出任六镇统制,到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住第六镇。

  第六镇是袁世凯的嫡系,军官多为小站旧人。吴禄贞到职后,立即进行改革,首先请陆军部任同盟会员张世膺为参谋,李书城为标统,但陆军部尚书荫昌不批;然后,吴禄贞请令将“烟瘾过重,行同盗贼”的协统周符麟撤职,也不批复。吴禄贞忍无可忍,自行下令撤了周的职务。六镇各级军官因撤周符麟,“无不人人自危,各怀去志”,并多次闹事起哄要挟。荫昌因吴禄贞写信指责他而派人到六镇收集材料,罗织罪名,试图寻机撤他。吴禄贞怅然若失,于是便常住北京“与朋侪饮酒赋诗,借以清除胸中的积闷”,“与该镇官兵的关系不免日渐疏远”。

  武昌起义爆发后,吴禄贞开始兴奋起来。在与从南方来京的李烈钧痛饮的宴席上,李烈钧“宜早举动以为响应,我等须努力,武汉不足恃”的话语,与畅饮的烈性酒一并在吴禄贞胸中燃烧起来。10月29日,参加秋操的张绍曾拒不受命回防,驻扎滦州,并联合通电要求清廷立宪。被激情所驱使的吴禄贞此时“顿足曰‘好事让人为之’”。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