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人物 >

蜀中袁焕仙:中国居士禅的一面旗帜(3)

2011-08-01 10:13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史幼波
其间,袁焕仙先生曾应成都佛教界之托,带领大弟子南怀瑾前往重庆,迎请当时中国的禅门领袖虚云老和尚到成都传法。虽然虚老最终没有应邀到成都,但
 
其间,袁焕仙先生曾应成都佛教界之托,带领大弟子南怀瑾前往重庆,迎请当时中国的禅门领袖虚云老和尚到成都传法。虽然虚老最终没有应邀到成都,但袁先生与虚云老和尚会晤的这段因缘,却早已成为当时禅林的一大逸事。
 
1946年,袁焕仙先生为了更广泛地弘扬佛法,毅然以国大代表的身份,前往南京,并在南京成立了“首都维摩精舍”。当时的政界要人陈诚、陈立夫、周宗岳等均执弟子之礼,时常前来参叩,而袁先生每每只以佛法教化于人,不论及余。然而,为了应付许多政界要人对时局的咨询纠缠,袁先生不得已写下了《我之国是》一文,公开宣称全国应“团结以御外侮,安息以厚民生”。
 
1947年,袁先生应邀赴台湾讲法,一时在台湾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年从台湾返川后,袁先生主导维摩精舍如故,并时常往来于内江、重庆、潼南、盐亭、中江各地讲经说法,并在各地多次举行禅七法会。1949年以后,袁先生家居休养,1966年溘然圆寂,享年八十岁。
 
维摩精舍丛书
 
直指世道人心
 
袁焕仙先生留给后世的精神遗产,主要见录于1944年初版的《维摩精舍丛书》中。丛书共分《榴窗随判》、《黄叶闲谈》、《中庸胜唱》、《灵岩语屑》、《酬语》五分册,袁焕仙先生平生所持倡的大经大法,可说是尽在其中矣!2003年,曾身为袁焕仙侍者的李自申先生,组织编辑和出版了《维摩精舍丛书》第二函,其中更补充了《统说庄子》、《心经三讲》,以及《通禅与王恩洋》、《东方学术界之函讨》等珍贵资料。
 
袁焕仙先生在《维摩精舍丛书》中,以博大的胸襟和卓越的见地功行,将中华文化传统之儒、释、道三家精神,圆融贯通为一个整体;同时旁涉西方文明,直指世道人心。正如丛书开篇《旨趣》所云:“燃先圣之心灯,续众生之慧命,揭宇宙之至理,轨万有之一行。”
 
《维摩精舍丛书》虽然问世半个多世纪,但一直未被正统学术界所重视。幸好,维摩精舍有大师兄南怀瑾先生负笈海外,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数十年来著作等身,因此,被埋没了数十年的袁焕仙夫子和维摩精舍的文化精神,才在今天得以重现。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