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汾阳宋金墓群:最早的晋商生活概貌图?

2009-04-16 11:0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李尚鸿
2008年6月,“汾孝大道”也就是汾阳至孝义段一级公路准备开工建设。在考古勘察中,有了惊人的发现,村子西北处竟有部分墓葬惨遭盗掘,看上去属于家族墓地。

发现篇:彩绘砖雕惊天下

2008年6月,“汾孝大道”也就是汾阳至孝义段一级公路准备开工建设。按规定,在大型基本建设开工前,必须先进行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于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要赶在公路设计图出炉前,先期进行沿线考古调查。

结果,就在汾阳市西南约10公里处的东龙观村一段,他们有了惊人的发现,村子西北处竟有部分墓葬惨遭盗掘,看上去属于家族墓地。

考古队长王俊看了看公路施工队拿来的钻探图,心里感觉有些异样,“不对啊,如果是家族墓地,不该是这样的!”不行,他立即让探工重新钻探,凡是有线索的地方全部探了一遍。果然,这正是两个家族墓地。“必须建议马上改线!”时间不等人啊,否则地下埋藏的珍贵文物朝不保夕,队员们只好一边等公路改线,一边抢救性地挖掘。

他们发现,其中有少量砖室墓已被盗过,便迅速展开钻探、布方发掘,希望找到当时墓葬开口时期的生活面。经过挖掘,长条形的墓道呈现在众人面前,顺着台阶式的斜坡墓道,可直达墓门。

门被砖块封了起来,上方有一仿木砖雕牌匾,刻着“王立之墓”四个大字,这与汾阳太符观的牌匾样式完全一样,惟一的不同之处,即墓中匾为砖雕而非木质。

再继续发掘墓室,渐渐显露出用方砖加盖的圆顶,而墓砖早已变得松软,队员只能小心翼翼地撤掉一块块封顶砖。缓缓打开之后,暴露出来的是仿木结构的斗拱,室内淤满了土,里面竟然扔着烟盒、矿泉水瓶,这说明,此处也曾被盗扰过。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淤土呢?

原来,因为墓室在庄稼地下历经千年,泥和着水,早就将墓室填满了。现在,大家只能手持小刷子,一点点地把泥土逐层清理出来。

快到墓底时,大家惊奇地发现了壁画,以及墓主人的遗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从夫妇二人的遗骸来看,他们被埋藏时是脸对脸的,“奇怪,以前从没见过夫妇同棺的啊,怎么回事?”

迅速为这些遗骸照相、绘图之后,队员又紧接着采集人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以此鉴别墓主人的年龄,同时可以知道生前患有何种疾病,二来因为这属于家族墓地,可通过DNA排列看出他们之间都存在什么关系。

等遗骸清理干净,你若向下俯视,便看到墓室形如“八卦”,俗称八角墓。墓室高约2米、宽3米,浮雕、砖雕仍“新鲜”如初,像刚刚绘就的一组壁画,呈现出了墓主人夫妇生前的生活场景。

以顺时针方向走一圈,你可以看到,北壁为墓主人的“全家福”坐像,东北壁为“茶酒位”,两位男士正在置办茶酒,东壁画有隔扇门,东南壁是小猫、小狗在窗下玩耍,非常具有生活气息。南边是墓室门,两侧各有一位男侍把守,神态栩栩如生,左边那个手持镜子,右面那位呢,手拿着钱袋子,有些疲惫的样子,好似风尘仆仆地“出差”归来。

再接着往西南壁看,这位妇人正准备推门外出呢。上下打量一番,只见她衣袂翩然、身形婀娜,脸颊略显丰腴。你再上前细瞧,那可真是柳叶弯眉、樱桃小口,好一个端庄、优雅的女人!可惜因为砖缝的存在,看上去,妇人像眯起一只眼,不过风韵不减,仍是不折不扣的美女!

赏罢美女,转向西壁,柜台内的女主人正拿着一贯铜钱,柜台外的男士则拿着一张纸币。这幅在钱庄“兑钱”的壁画说明什么呢?莫非墓主人正是“晋商”大户?

来看看西北壁,最上面写着“香积厨”三个大字,画的是两位厨娘,二人相视一笑,正准备给主人送去美食,右边那位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食物,里面放的是馒头还是包子呢?经过仔细辨认,考古队员看到这盘食物上画有均匀的皱折,可能是包子吧?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一笼保存了近千年的“包子”啊!而另一位厨娘,则手捧汤盘,抬头望着身旁的好搭档。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