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杂项】初涉藏家需注意,牢记选购古砚六字诀

2009-04-20 16:3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砚台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并且集雕刻、绘画等于一身,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首选珍玩,初涉此道的藏家在选购古砚的时候应牢记“看、摸、敲、洗、掂、刻”六字诀。

虽然如今人们已经很少使用砚台,但是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砚台却始终伴随着人们。对很多人来说砚台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房用品。砚台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并且集雕刻、绘画等于一身,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首选珍玩,在当下的收藏市场中古砚这个收藏领域的价值洼地,已经得到更多藏家的认可,其价格升温也指日可待。

古时藏砚成潮流

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

除此以外,砚还有“石友”、“石泓”之称。如王炎《题童寿卿博雅堂》诗:“判溪来楮生,歙穴会石友。”而早在唐宋时期,砚就成为文人墨客、皇宫贵族争相收藏之宝,刻砚、赏砚、藏砚成为当时的一股时尚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材料也变得丰富多彩,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砚台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而这正是古砚独特的收藏价值。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