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何尊:经历风雨险些失传的西周酒器

2009-04-24 13:1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何尊从出土到被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收藏,经历了许多曲折,险些失传。何尊目前收藏在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尊是一种酒器,古时候用来作装酒之物,古书上说这种器物“为器虽小,而在礼实大”。由此可见,尊在古时候的地位之高、意义之重大。就同许多国宝的离奇身世一样,这座2700多年前中国西周初年的一座酒器——何尊从出土到被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收藏,也是经历了许多曲折,险些失传。

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原是西周遗址,这里曾发现过一些西周时期的文物。贾村镇西街有一姓陈的人家,他们的屋后有个约3米高的断崖;陈家常年在崖根取土,上面未取土的地方便突出来一个约1立方米的大土块。

1963年的一天,陈家老二恐怕这个土块掉下来会砸伤人, 就搭起梯子, 想用镢头把它挖掉。不料没挖几下土块就掉了下来。出人意料的是,大土块破碎后竟从里边滚出一件古铜器。除去锈土后,这件青铜器的表面露出了饕餮纹。陈家人不知道这是件国宝,清理干净泥土后,顺手就把它放在楼上装粮食用了。1965年8月,陈家因经济拮据,就把这件青铜器连同另一些废铜混装在麻袋里,卖给了宝鸡市一家废品收购站,总共只卖了30元钱。

时隔一个月,也就是1965年9月的一天。宝鸡市博物馆的职工老佟,来到这家废品收购站,有位老职工告诉他,最近收了件古铜器,问他要不要,老佟一看,立刻双眼放光。只见这件青铜器,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它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

老佟看到此处,连声说:“这不是周代的文物吗?我们当然要!”当天,老佟就将这座宝物搬运回了博物馆。

就这样,这件西周初期的青铜古器在投入火炉化为铜水之前,被识宝物的老佟抢救下来了。

何尊是西周成王时代宗族中的一位姓何的所作的青铜器。何尊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这是一尊西周早期时的青铜酒器,浮雕为“饕餮纹”。口圆体方,四道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带,口沿下饰蕉叶纹,以雷纹为地,高浮雕卷角饕餮纹,圈足亦饰饕餮纹。它既庄重大方、气质雄浑,又精神外露、立体感极强;那天圆地方的造型和高浮雕的兽面饕餮纹,更使这绿锈斑斑的西周重器增添了神秘感。

考古专家在清除铜尊的蚀锈时,在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残损3字,现存119字。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 铭文大意是: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内容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王赏赐何贝30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训诫勉励的文告,对研究西周初年历史提供了珍贵资料。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也是“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专家的这次再发现,使铜尊具有了无可比拟的价值,在国内外引起强烈震动。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何尊目前收藏在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已被列入国家文物局64件永久不准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目录中。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