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杂项】辨别真假牙雕,六种对比方法让你慧眼识真

2009-04-28 11:5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象牙数量不多,雕成艺术品后,则更加昂贵。造假者便用一些与象牙相似的材料施以雕刻,致使不少收藏爱好者被蒙骗,因此,不可不辨。这里给藏友们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六点对比

就象牙材质的优劣而论,非洲象牙优于亚洲象牙,因为非洲象牙质地细密,多呈乳白或嫩黄色,光泽好,硬度高。而亚洲象牙质地的细密度及硬度不如非洲象牙,且容易老化,颜色泛黄,光泽亦差。就色泽而论,象牙以纯乳白色为最佳,年代久远的象牙,会因时间的长短及环境的不同而渐变为浅黄、中黄、深黄等颜色,越是变色轻的越好。象牙各部分又以牙尖为最好,牙管次之,牙根最差。就牙心的状况而论,以“太阳心”最好,“芝麻心”次之,“糟心”最差。要而言之,材质硕大、质地细腻坚韧、色泽乳白、嫩黄的牙雕为最佳,年代越久远、工艺越精湛、题材越好的牙雕越贵重。

中国古代并不生产象牙,象牙雕刻的材料都是来自非洲及亚洲的印度、泰国与缅甸等国,辗转来到中国后,价格已翻了几番。加之象牙数量不多,雕成艺术品后,则更加昂贵。目前象牙又是国际上禁止交易的商品,市场上能见到的象牙制品,只有古代遗留的和禁贸前遗留的两种来源,货源稀缺,更是供不应求。于是,牟利造假者便用一些与象牙相似的材料施以雕刻,鱼目混珠,致使不少收藏爱好者被蒙骗,因此,不可不辨。这里给藏友们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六点对比法。

质地对比:真象牙质地细腻温润,无“骨眼”;骨制品质地较粗糙,有“骨眼”。

色泽对比:真象牙呈天然牙白色,表面润泽。年久的象牙制品颜色会发生变化,一般而言,清末民初的颜色微黄,清中晚期的颜色稍黄,清早期的颜色深黄或微棕,明代或更早的呈深棕带微黑色,且有浅裂纹(有人称之为“雀丝”),但无论怎样变化,颜色均沉着自然,且有包浆。骨及塑料制品的颜色干涩而不自然,有色而无光泽。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