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考古 >

百色旧石器遗址:震撼人类起源说,寻找远去的布洛陀(3)

2009-09-04 09:08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佚名
到了距今5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壮族先祖的身影就变得逐渐清晰了———考古发掘找到了这一时期的古人类遗骸。 在《麽经布洛陀》中,先祖布洛陀在创

到了距今5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壮族先祖的身影就变得逐渐清晰了———考古发掘找到了这一时期的古人类遗骸。

在《麽经布洛陀》中,先祖布洛陀在创造人类和动物后,教会了人类种植水稻、制作农具和兴修水利,这似乎意味着壮族先祖曾在某个阶段进入到了农耕文明。但是,由于壮族历史的文字记载不够充分,人们曾以为传说是不可信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直到很晚才进入农业文明时期。

距离现在四五千年的时候,我们出现了一种文化叫石铲文化,这种石铲一出现,我们就出现了水田。

这些新石器,都是稻作文明的典型工具。古老的人类族群度过了用手斧来狩猎和砍砸的时代,开始使用石铲进行耕作,石铲这种工具预示着稻作文明的产生。敢壮山下的先民们是最早懂得种水稻的人类族群之一。

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介绍说:在他的祖先先民分布的地区,挖出来了12000年到20000年的碳化的稻谷,所以壮族是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之一。

在出土的石铲中,发现了一些巨型的大石铲,这些石铲不仅个头很大,而且磨制得十分光滑,显然经过精致的加工。专家认为,它一定不仅仅是使用工具而已,它有一种祭祀用的功能,一种宗教的功能在里面。

虽然这些历史的发生最近的也有好几千年了,但是,关于石头的记忆却被深刻地印在壮民族的集体意识深处。

布洛陀经诗里面有两句很著名的非常经典的诗,意思说,在原来的古代呀,远古的时候没有牛,我们要耕种非常辛苦,所以就用砾石来犁田,用山石来犁地,壮族话讲用砾石犁田,用山石犁地。

古老的经书果然记录了人们原始的记忆,关于用砾石耕作的传说得到了印证。

考古发掘与传说的巧合究竟能说明什么?布洛陀的时代果然发祥于百色盆地的敢壮山吗?

考古学能确切证实的是,珠江流域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中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地区,大大小小的遗址为我们描绘了古人类迁徙的足迹。

广西西北部的石器遗址都比较早,越往平原和海边就越晚,到了珠江三角洲就找不到1万年以上的遗址了。这一现象说明,古人类是逐步从内陆向海边迁徙的。

除了考古学证据,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还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类惊人的生存和开拓能力。专家们发现,东南亚的泰国人和壮族在语言和文化风俗上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

两国学术界为此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课题合作。最后的结论证明,壮泰两个民族共同起源于岭南越人,在魏晋南北朝时分离,泰族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壮族则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这说明,壮族的先祖不仅沿着珠江水系扩大着他们的繁衍栖息地,而且还跨越大海去追寻他们的梦想。

根据统计,在今天的世界上,大约有1亿人使用壮泰语系,其中在中国的约有2500万,其余的7000多万都在东南亚地区。虽然分属不同的地域,但在整个壮泰语系的民族中,都流传着布洛陀的神话传说。

不论关于布洛陀的传说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在这些民族的心灵深处,布洛陀是他们共同的人文始祖,维系着他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信念,人类的文明曾经以缓慢却坚定的步伐在这里逐渐推开和延伸。

(责任编辑:洛阳铲)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