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艺术家制作出金面罩,也许是为了用不朽的金属遮盖住死者一定会变形的脸,以达到法老们灵魂不朽的目的。三星堆的金面罩是附着在青铜人头像上面的,其目的是什么呢?孙华先生认为,三星堆的金面罩不是面罩,它是古蜀人为青铜头像装点的黄金的皮肤,这些人可能具有特殊的身份,就跟那些最大的铜像,它用铜作为整个人的脸面一样,这种用黄金来表现除了眼睛、眉毛以外的皮肤这些部分,可能是要说明这个铜人头像具有不同于其他人头像的特殊身份。
被解读为鱼凫王杖的金杖,被视为三星堆之主的信物。这支金杖全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黄金净重约0.5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最长的金杖。金杖下端为两个人头像。上部刻有相同的四组纹样,上下左右对称排列。图案中的每一组纹样,都由鱼、鸟、箭组成。
一种观点认为,金杖是蜀王的权杖。一种观点认为,金杖是古蜀神权政治领袖集王权、神权、财富垄断权为一体的标志,象征古蜀王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杖与神树同义,均为古蜀人的神树崇拜。
三星堆玉器从1929年正式面世, 已有70多年发掘历史了。 其中以祭天礼日的璧、璋为多,尤其是号称边璋之王的玉边璋,其残长达159厘米,厚1.8厘米,宽22厘米,其加工精美,棱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纹饰,这么大件精美玉器,在国内现有的考古发现中仅发现这一件,但在三星堆的发掘中,又很少工具类的文物出土,当时也缺乏比玉石更硬的金属,那么这些玉器是如何加工的呢?
玉琮:玉琮外方内圆,大抵代表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远古时代的古人相信,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密密严严地笼罩着大地,而人是可以走到天边去的。正因为玉琮的独特寓意,在祭祀场合中便必不可少,并被当作决定一个部落兴衰的标志。
玉璧:玉璧也是不可或缺的祭祀礼器(一说玉璧是货币,也有说是天平的)。古蜀国的玉璧一般体积惊人,最重的达百斤之上。与《礼记》记载的中原玉璧相比,豪放了很多。三星堆的雕刻石匠大抵具有豪放粗犷、恣意张扬的一面,这在他们雕刻的玉璧中可见一斑。
玉璋: 玉璋的形状,像层峦起伏的山峰一样,上面还雕刻着连绵山峰、缥缈的云气和装扮奇异的古蜀人。据说,古蜀人认为自己是从岷山上迁徙来的,所以要用玉璋表示对祖先的怀念之情。玉琮,玉璧,玉璋,这三件法宝用它们奇异的震撼力,为古蜀人营造了另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
(责任编辑:妙云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