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夏日聊游泳 古代游泳健将最吸引女孩

2009-07-30 12:39
来源:千龙网 作者:佚名
《论语》一书有云:“浴乎沂,风乎舞雩,泳向归。”记载了古代鲁国人在节日里开展游泳活动,以及游泳后一路欢歌回家的情景,情趣盎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周处斩恶蛟的传说故事。

作为一项运动项目,游泳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游泳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比如《诗经》中就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的记载,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游泳运动的国家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游泳是作为一种节俗而广为盛行的。《论语》一书中有语云:“浴乎沂,风乎舞雩,泳向归。”记载的是古代鲁国人在节日里开展游泳活动,以及游泳后一路欢歌回家的情景,情趣盎然,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到了汉代,游泳活动普及民间。当时,统治者为了方便人们游泳,还出资在长安建造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太液池”,这或许就是我国最早的游泳池。自此时起,人们游泳的技巧和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游泳姿态方面的记载:“游者以足蹶,以手杼……”而长江中下游及南方某些地区,民间已经开始举办游泳比赛了,每至暑热季节,常有“喜泅之徒”,前往参与“弄潮之戏”。

弄潮是一种特殊的游泳活动。此项活动大约起自唐代,诗人李益在《江南曲》中说:“早知潮有讯,嫁与弄潮儿。”这说明弄潮活动在当时很受年轻少女的喜爱,以至于她们愿意嫁给弄潮儿。到了宋代,弄潮又有了极大发展,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娱乐表演。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每年八月,钱塘江大潮乃“天下之伟观也”。每逢大潮期,临安城人车倾城而出,沿江搭建观潮彩棚。海面上,潮水如玉城雪岭,遮天蔽日而来。此时,数百游泳健儿,手执彩旗或清凉小伞,各系绣色彩带,迎潮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腾身百变,而旗尾不沾湿”。显示了游泳者高超的技能,而民间富人、官宦和贵族,则争着赏优胜者银彩。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