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从孔明的书信《又与李严书》里找到这么一句:“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裴注三国志?蜀书》)。这不明摆着,他看着老婆太难看,等到蜀地安定了,又娶妾了。他的长子诸葛瞻是他46岁生的,自然是他的小老婆生的。
他后来生了孩子,证明他生育能力没问题,那么他跟自己的妻子多年无子,为什么当时不多娶几个侍妾?毕竟在那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巴巴地过继自己哥哥的孩子做什么?
他给自己的下属写信,表明清廉节俭,不提自己老婆,说自己小妾做甚?最有可能的是,这里的“妾”是侍婢的意思,也就是说他们家里的婢女都没有第二套衣服换,这样的推测似乎更合常理些。
那么反向推论不成立,我们只能正面结论:一个在当时认为很丑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很美的帅哥,并且,很幸福。
这似乎偏离了我们日常的想象,男人们拼命奋斗,为了娶美女做老婆;女人们拼命减肥瘦身美容,为的就是嫁得更好。社会和人们的心理时时刻刻提醒着大家,容貌很重要,你只有长得漂亮,才会有爱情之神来光顾。
男人,永远是好色动物,在一群女人里面,他会本能地选择最漂亮的那个,无论什么样的男人都一样。电视剧里面最漂亮的那个,一定是男主角最喜欢的那个,毫无例外。《红楼梦》里的贾母在贾琏偷情以后,这么劝女权主义者凤姐:“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男人好色,男人好美色,似乎自古以来已成定论。孔老夫子曾云:“食色性也。”又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
在渡边淳一《男人这东西》里面这样解释男人的好色,他说男人之所以好色,一是由男人的本能和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决定的。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是相当恶劣的,人类并不比狮子老虎乃至兔子老鼠拥有更多的生存优势。而任何物种,都把生存和繁衍作为自己的第一本能。人类要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扩大本种族的数量是必须的,也就是说,要多生孩子多种树。而男人作为一种雄性动物,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多繁衍后代的重任,这就要求男人四处出击,到处搜寻雌性完成播种的任务。虽说鉴于当时生存条件的恶劣,结果很可能是广种薄收,但为了人类能够一代一代生存下去,也必须这么做。
二是人类还有证明自己存在的本能。人类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而又不像其他动物那样甘于默默无闻地听从命运的安排,所以就有了要证明自己在这个大千世界上存在过的本能。具体到男人来说,争名逐利,好勇斗狠,无非是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以达到证明自己存在过的目的。再具体到男人好色上,也不过就是以为和多少女人做爱,就算是征服了多少女人,达到了被多少女人认可的目的。
我们在动物界,常见雄性动物见到美丽的雌性便扑上去。连弗洛伊德也说过,男人的雄性激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在社会的世俗里,美女能大大地满足男人的虚荣心。在某些交际场合挽着一位倾国倾城的绝色美女,可以引起同伴们的嫉妒与羡慕,可以证明他的魅力和价值,世俗而幼稚的男人往往如此。
连正宗的爱情心理学,都这么承认“在两性交往中,个体的外表形象是引起异性好感并产生爱的首要因素。因为外表形象最易被人感知,外表形象合要求的异性,不仅会使人体验到生理上的快感,而且让人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可是黄氏呢?据说她很难看,嫁得却很好,而且很美满。她的男人,那个天下女子所憧憬的白马王子,宁肯过继也不肯娶妾,在那个年代,居然赢得了爱情的忠贞与相守。
孔明娶黄氏的时候25岁,那个时代已经算是大龄青年。《裴注三国志?蜀书》记载:“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一句话,很帅很有才。要说这么帅的小伙子没人嫁,谁都不信。堪堪到了老大不小终于结婚了却又娶了丑媳妇,因此乡里传为笑谈,“莫作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 ”。我们从反面是不是可以这么想,孔明应该是很多名门闺秀与小家碧玉们憧憬的白马王子,因此他结婚才如此受人关注。
出人意料的是,这段不被人看好的婚姻却非常美满,虽然诸葛孔明因为符合帝王心目中的完美臣子形象,在历史上被神化得厉害,《三国演义》里快“智近乎妖”了。但我们还是不得不这样说,这个男人,情商极高。一般情况下,青春期没过的男人娶妻都奔着美女去,世俗的男人都奔着家世去,没出息的男人都奔着富家女去,但是诸葛帅哥却是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黄老头提亲,说自己姑娘丑,但是有才,孔明就答应了,然后就结婚。可哪有那么简单,婚姻大事岂能儿戏,他多年来一直不娶,等到现在怎么可能冒失结婚?
他其实是看准了几点,一是黄家高风亮节,黄承彦名士之风,潇洒爽利,他的女儿自然不会是凡品。二是黄老头是他半个老师,他口里能称得起“才”的人,只能在孔明之上,不可能在孔明之下。那时候女人识字的都不多,能比他都有才,傻子才不要。三是他在做农夫的时候就自比乐毅。这可是平定天下之志,那时候又是乱世,必然要过动荡不安的一生,那么娶个貌美如花的老婆放在家里,什么事情也不会做,不给他织绿帽子织什么?
当然,娶亲之前还是一种估量,娶亲之后,则是爱情的开始。
由于帅哥情商极高,当时他就摸到了适合自己婚姻模式的脉。他知道他需要的女人不仅是可以齐家的贤妻良母,还要是可以辅助他纵横天下的伴侣,用一句现代的词,就是“合作知己型”夫妻。他知道自己有很多大事要做,没有精力跟着韩剧看多了的浪漫女人天天风花雪月;也知道自己当爹的欲望不强,不想整天弄只鸟赖在自己身上;更不愿意采阴补阳长生不老(他就是不懂养生累死的),所以不娶妖精。他想找伴侣,志同道合者,听得懂他这种智商180的人说话的——黄氏最适合(据传,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威震中原,发明了一种新的运输工具,叫“木牛流马”,又发明“连弩”这种新式武器,克敌制胜,为避瘴气而发明了“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等,所有这些都是妻子所教)。
正是因为黄氏的心灵和心智符合了孔明的“心理模式”,因此在孔###里,妻子就是他眼里最美的女人。而黄氏想必内修极高,遇到知己如孔明,真是莫大的幸运。一个女人终极的梦想就是在她年老以后,有个男人这么对她说:“我见过你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年轻美貌,但是现在,我更爱你饱经沧桑的脸。”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