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才子唐伯虎:为秋香三笑宁做奴
唐寅(1470—1523)明代画家、文学家。因生于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有俊才,博雅多识,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他满腹文才,诗文书画,无不精工。十六岁考中秀才,二十九岁考中解元,世称“唐解元”。为人放荡不羁,风流飘逸,心胸豁达,素好游山玩水。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已经成为文坛风流佳话,民间也流传很广。
话还得从他偶遇华府的婢女秋香说起。唐伯虎应文徵明和祝枝山(吴中才子)相邀来游虎丘,恰好华府华夫人率婢仆来吴中进香,唐伯虎看见华府众人中有一位婢女风姿明丽,秀逸绝尘,唐伯虎为之心动,不由自主地尾随到一寺庙。等华府众人走进殿堂,施礼拜佛的时候,唐伯虎也随着屈膝跪在那小婢女的旁边,那小婢女无意中将一绢帕遗在地上,被伯虎拾得。当华府的人来到虎丘时,伯虎在一山石旁又遇到那小婢女,便将绢帕还给她,婢女拿着绢帕看着这个书生,嫣然一笑。当华府一行游罢虎丘回到船上时,唐伯虎也雇来一条小船相随。船行途中,秋香把船中积水往外泼的时候,正好泼在唐伯虎的身上,秋香为示歉意又向唐伯虎嫣然一笑。船到无锡,华府的人上了岸,唐伯虎也急忙追去,在华府门前秋香看见唐伯虎还傻里傻气地追来,又嫣然一笑后走进门去,至此,唐伯虎已获得心中美人的三笑。
为了进一步追求秋香,他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在华府他是书童,终日伴公子华文和华武读书,可是华学士的两个儿子实在是不成器。有一天华太师带了两个儿子,还有教师爷和一群奴仆去春游,游兴正浓的他想顺便测试一下儿子的学业情况。看见园里到处是蒲叶、桃树和葡萄,他便随口吟出上联来: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谁知这华文华武兄弟俩是一对活宝,自然是张口结舌,对不出来。那教师爷是奉承的高手,平日只知溜须拍马,他见自己的学生对不出来,马上恭维说:“太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才盖世无双,这上联虽然是信手拈来,但是这是“绝对”,蒲叶和桃叶的谐音组成葡萄叶,草本木本又指出了它的科目,这实在是一副绝联,任何人都无法应对,佩服!佩服!”
唐伯虎听了独自在那里哂笑,华太师得到教师爷的恭维,正在沾沾自喜,看见华安哂笑,勃然大怒道:“大胆的奴才!你为何哂笑?难道你能对出此联?”伯虎立即说道:“让奴才斗胆一试!”
他边走边观花园里的景致,目光不时停在两旁的花丛中,哦!有下联了,他随口应道:“梅花桂花玫瑰花……”,但念到此一时卡住了。此时伯虎看见自己心仪的姑娘秋香和另一个名叫春香的丫头站在华太师身旁,情急智生于是脱口而出道:“春香秋香!”
华太师点头赞道:“梅花桂花的谐音是玫瑰花,春香秋香又指出它们开花季节,‘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对得好,对得好呀!华安!回去可领奖赏!”
华太师看着自己愚昧的儿子感叹道:“鸡冠花未放!”华安向那教师爷瞟了一眼,讽刺答道:“狗尾草先生!”
从此,华太师就对华安刮目相看了,从交谈中,知他很有学问,但是总以为他真的是一个落泊的公子,哪里想到他却是一代名人,为了秋香姑娘,卖身为奴,做出这样的荒唐事来,从此华安就代替了教师爷的地位,由于得到唐伯虎的得力调教,华文、华武后来大有长进,也双双中了举,华太师为了报答华安,允许他自选一个丫头为妻,于是唐伯虎就选了秋香。
唐伯虎与“九美图”
有一天,祝枝山到苏州桃花坞唐家去会友,见唐伯虎正在挥笔作画,画的是幅山水立轴,远山近水,云雾缥缈,十分生动,就取笑说:“老弟,你的山水画得不错,简直超过乃师沈周的真传;不过仕女画就差点了。”唐伯虎那时年少气盛,听了极为不服,说:“我的仕女画有哪些不好?”祝枝山见他认了真,就笑笑说:“你画一般的仕女没有意思,要是你能在一年之内,把苏州城里有名望的小姐,画十张美女图出来,我就服帖你,还可以跟你打三百两银子的赌。”唐伯虎被祝枝山一激,没仔细思量,就满口答应了。
送走了祝枝山,唐伯虎细细一想,才知又上了他的当。试想大家闺秀,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这十张实有其人的美女图到哪里去画?书僮唐兴十分伶俐,当下献计道:“相公,依我看十张美女图倒也不难,每月初一、月半总有人去玄妙观烧香,烧头香的往往都是些大家闺秀。你和玄妙观老当家是棋友,可以早一天睡在观里,打扮成小道士模样去剪剪烛花,敲敲钟磬,不就看得一清二楚了吗?”唐伯虎一听有理,就依计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