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岁尾,总少不了一些总结性的榜单。在这个一切以财富说话的时代,富豪榜无疑是最合适的。为顺应潮流,作家堆里也挂起了富豪榜,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其实,作家以文致富,不是新闻,在唐朝就有一批作家富豪。
根据文献记载,唐朝至少出现过下列因写作致巨富的作家:
王勃《滕王阁序》,一挥而就,文不加点,堪称佳话。
王勃,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他很善于写文章,不但写得快,而且文辞华丽。请他代笔写文章的人有很多,因此,他家里“金帛盈积”。
李邕,他不但文章写得好,书法也一流,朝廷中的达官贵人和各地寺庙,纷纷拿着金钱请他写文章。李邕一生,这类文章写过数百篇,“受纳馈遗,亦至巨万”。杜甫有诗描写李邕家的豪华奢侈:“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毯子一类东西)。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新唐书》本传上说,当时大家公认,自古以来,因为写文章获得钱财之多,没有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韩愈是文章高手,很多人找他写墓志铭,他的“谀墓”收入很丰厚。韩愈写了一篇《平淮西碑》,唐宪宗将这文章的一块石刻赏赐给韩弘,韩弘就馈赠韩愈五百匹绢。韩愈写了《王用碑》,王用的儿子馈赠韩愈一匹带鞍的宝马和一条白玉带。韩愈生前好友刘禹锡在他去世后写的悼文中这样写道:“公鼎侯碑,志隧表阡,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皇甫湜为裴度写了《福先寺碑》,裴度赠送给他车马缯采已经很多,但是皇甫湜仍然很不满意,说:“碑文三千字,每个字三匹缣,给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着送给他九千匹绢。
除了这些人之外,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萧俛、韦贯之、白居易等人都得到过不少的润笔。其中,白居易的诗歌还远销朝鲜、日本等小国,朝鲜商人曾拿着卖高丽参所得的钱向白居易购买诗歌新作。
中晚唐,尤其是唐文宗李昂朝,长安城里更是盛行找作文高手撰写碑文墓志铭,俨然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市场。一旦有达官贵人死去,他们的家门口就跟闹市一般,人们高声喊叫,争着要购买碑文墓志铭,不管死者家属是否愿意接受。有的时候,倘若死者后人不能得到某些作文高手的碑文墓志铭,就会被世人视为不孝。
白居易跟元稹结交数十年,情逾骨肉。但是,元稹去世之后,其家人请白居易撰写墓志铭。写好之后,元稹家要馈赠白居易奴仆、车马、绫罗绸缎以及银制马鞍、玉带等物,价值六七十万钱。白居易想到自己跟元稹的关系,极力拒绝。元稹家人无论如何都不答应,几次三番给他送去。不得已,白居易只好接受下来,然后再转赠给了一座寺庙。
如此看来,一夜暴富并不是什么神话。但是,有人喜欢,就有人拒绝,不稀罕。名重一时的韦贯之就曾断然拒绝荆南节度使裴均儿子的万缣求铭,表示宁愿饿死也不会给他写墓志铭。韦贯之可能不缺钱花,但是有人就靠它生活呢。杜甫在成都定居期间,一位邻居兼朋友,曾为了糊口,有一次离家出门,去向人索要撰写碑文的钱。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