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从洛阳逃出来,一路奔向老家安徽,途中先过中牟,被守关军士拿获;然后又经过成皋,杀了吕伯奢一家。
洛阳在西,中牟在东,成皋在中间,就是现在河南郑州的荥阳一带。曹操从洛阳出来,应该先过成皋,然后才能到中牟,而不会先过中牟,然后才到成皋。除非他在故意绕圈。
曹操为了逃避追兵,故意绕圈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三国演义》并没有让他绕圈,曹操在中牟被拿获,中牟县令陈宫把他放了,然后弃官不做,和曹操「更衣易服,各背剑一口,乘马投故乡来」。曹操故乡在哪儿?在安徽,从中牟去安徽,肯定是往东走,而不是往西,所以曹操和陈宫两人不可能走了三天后又经过成皋。
还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里写得合理:曹操从洛阳逃出来,途中先过成皋,杀了吕伯奢一家;然后走到中牟,被守关军士拿获;再然后,中牟县令放了他。
我估计罗贯中(假如《三国演义》作者确实是罗贯中的话)是想突出曹操的自私和狠毒,所以才让他过中牟在先,然后再让他跑到成皋去杀吕伯奢,这样在曹操滥杀无辜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仁慈的中牟县令在旁边做见证。
但是很可惜,罗贯中老师没有看地图,忘了成皋是在中牟的西边。
最后还有一个小细节:曹操和陈宫骑马狂奔,竟然走了三天才从中牟走到成皋。成皋离中牟最远不超过二百里,骑马怎能用三天?
事实上,即使是天才的小说家,也会在一些生活常识上犯下致命错误。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博学多识如金庸,为了突出丐帮帮主乔峰的惊人内力和绝顶轻功,让他一天之内暴走了一百二十华里。金庸先生也许认为,仅靠步行,一天一百二十华里已经很厉害了,其实任何一个腿脚正常、身体健壮的成年男子,都能一天走上一百二十华里路─我读高中时,曾经从学校步行到另外一个城市,路程二百六十华里,也不过两天就到了。这么看来,乔帮主的内力和轻功实在不怎么样。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