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道君皇帝宋徽宗白天“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晚上穿越地洞私会李师师,内心可是运筹帷幄,未有片刻松懈。这就是道家的以静制动、无中生有之法。先来看看高俅是如何表演的。
四、高俅用美人、宝刀计逼林冲上梁山,高衙内并非真爱林娘子
尽管朝廷的八十万禁军中看不中用,但高俅认为其教头林冲还是难得的人才,品行和武功都堪称一流,于是决定先从他开刀。然而,林冲尽忠尽职,又享受着名利、美色,如何才能逼他造反并上梁山呢?有办法,夺其妻,毁其名,让他憎恨我高俅,及至憎恨整个“奸佞当道”的朝廷!
高俅首先布下美人计,先让王婆提前三年将一位绝色美女介绍给林冲。在《水浒传》中王婆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她在给宋江和武大郎介绍女人之前,就已做了林冲的媒婆,此时她是林冲间壁邻居。之所以要让王婆反复出现、多处搬迁,就在于向读者透露,三次媒妁之约都是美人计,且由一个团队策动。
就在林冲与妻子情深意厚的时节,高俅适时派出养子高衙内半路劫色,之后高衙内又假装害上相思病,卧床不起。高俅接着便以护犊为借口,使出宝刀计,逼走林冲。他先叫人卖一把宝刀给林冲,再以比试宝刀的名义引诱林冲进入白虎节堂,最后以谋刺罪将其逮捕。
为什么可以判断高衙内是受了高俅的指使呢?因为(1)即便高衙内不认识林冲之妻,他身边的众多随从也当认识。(2)高衙内在两次调戏林娘子时,一再让她的使女锦儿逃出去报信,以至于未能得手。衙内作为风月场中的老手,不会如此疏忽。(3)高俅本是为了疗救衙内的相思病而逮捕林冲,但林冲被捕之后,高衙内没有再骚扰过林娘子,相思病自愈。林娘子则在娘家孤独住了一段时间后,上吊自尽。(4)只有先让林冲对高家产生仇怨,才能顺理成章诬陷林冲行刺!
一言以蔽之,高衙内并非真正喜欢林冲之妻,其用意只是离间高家与林冲的关系,为后面的宝刀计做铺。
五、美人计是由曹操策划,貂蝉提出,王允实施
美人离间、宝刀行刺?何其耳熟!原来它们已在《三国演义》中大书特书。差别只是(1)顺序不同。曹操献刀在前,貂蝉美人计在后。“水浒”则相反。(2)主次不同。“三国”中宝刀计是虚晃一枪,主要依靠美人计完成杀戮。“水浒”则相反。(3)强弱不同。“三国”是弱者对强者施计。“水浒”则相反。(4)知情状态不同。貂蝉是知情人,林娘子则虽然身处其中,却不知自己被用作了美人计。《水浒传》中其他女子也都不知情。
现在的疑问是,既然宝刀和美人是一武一文、一硬一软的鸳鸯两计,通常需要同时运用,那么《三国演义》中的美人计是否也出自曹操之手呢?完全正确。因为:
第一,曹操刺董卓并未获得成功,但却胸有成竹、意得志满逃回老家招兵买马,并撺掇十几路诸侯讨伐董卓。他的信心与把握来自何处?必然另藏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