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皇上请客基本吃凉菜?(2)

2010-03-17 09:22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风儿
李鸿章也坐四人轿 再讲讲出行,我们现在看清装戏,可以说是轿子满天飞,实际上在清朝没有那么多轿子,为什么,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体制问题。
 
李鸿章也坐四人轿
 
再讲讲出行,我们现在看清装戏,可以说是轿子满天飞,实际上在清朝没有那么多轿子,为什么,一个是成本问题,一个是体制问题。
 
在乾隆以前,三品官以上都可以用轿,后来乾隆规定:文官年过六十,二品以上,始可乘轿。明清时期,中央政府的规模非常小,清朝全国有品级官员才二万五千人。衙役是雇的,师爷也是县官自己雇的。在北京的高级官员也就那么一二十位。即使允许用轿,一般人是不用的,因为用轿成本高,一般用轿子至少要备两班至三班人马,两班八个人,三班就是十二个人,前边还得有顶马,后边还得有班儿车。这个设备在明朝,一年至少你得花八百两银子,一两银子,一个人过一个月。还有就是容易受轿夫刁难。说实话,中国人使阴坏是一绝,前些年,汽车比较少见,领导往往也受司机的治。这些达官显贵对于贴身使用的人,也不一味严管。而且轿夫同声相求,你把他辞了,有可能在北京你雇不到轿夫了。所以说,清朝时北京的轿子并不多。北京明清时候,马车驴车骡车非常发达,官员要是不乘轿一般来说就用车,因为用车成本低。
 
另外,一些电视剧中,北京街头出现八抬大轿,这跟历史实际不一致。地方督府是可以用八抬轿的。整个仪仗要一百九十二人,气势非常大。为什么?出了北京,总督是代天子巡守,所以在地方上是可以出现八抬大轿的。在京城不同,就是李鸿章也只能乘四人轿。
 
最后说明一下,京城三品以上官可以称大人,以下不能称大人,知府不能称大人,知县更不能称大人。电视剧里老说县令大人或者是知府大人,这都是错误的。县令,一般称为老父母,老父母或者老父台,绝没有县令大人之说。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