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话赵董的书品人品

2011-06-13 09:00
来源:香港文汇报 作者:段颖
书为心画,一直为历代书者品评书法的要旨。在文人士大夫眼中,书者与书作之间存在莫大的联系,所谓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如王羲之,如颜真卿,如苏东坡。

闲话“赵董”:书品人品历史

赵孟俯《秋声赋》
 
书为心画,一直为历代书者品评书法的要旨。在文人士大夫眼中,书者与书作之间存在莫大的联系,所谓书如其人,心正则笔正,如王羲之,如颜真卿,如苏东坡。然而,历史从不那么“尽如人意”,书品与人品,就如艺术与政治一般,总是若即若离。道德伦理纠合、糅入艺术判断,使得书法史中于人于书的品鉴存有许多模糊和争议之处。而正是这些争议,才让我们得以读懂历史的曲折与复杂,看清人性的内在张力与矛盾。
 
赵孟俯(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赵孟俯自幼学书,广采博收,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赵书诸体皆善,尤精楷行,其书温雅秀润,遒劲圆熟,为唐以后书法集大成者,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元史》有载:“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赵孟俯之书论,在书法史上影响深远。赵氏强调“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体。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体弗妙,虽熟犹生”;同时提倡“古法终不可失”,通过玩味法帖,体会古人用笔之意。然而,后世对赵书却褒贬不一,可谓誉之甚荣,毁之甚烈。如清冯班言,“赵书精工,直逼右军,然气骨自不及宋人,不堪并观也。”
 
对赵孟俯的争议,多缘于其矛盾复杂、坎坷尴尬的一生。赵孟俯生活于南宋王朝大厦将倾的时代,其虽为贵胄,但却生不逢时。元朝建立后,御史程钜夫奉召搜访遗逸于江南,在其多次劝说下,赵孟俯答应出山。元世祖见赵之后,惊羡其为“神仙中人”,并给予种种礼遇。然久居庙堂,赵孟俯发觉,忽必烈对他的“重用”,仅是出于抚民的政治需要,其言行亦多受蒙古大臣猜忌、排挤。遂称病辞官,闲居西湖,谈艺论道。然一旦出仕,则身不由己,虽欲归隐,但成宗、仁宗仍委以重任,以笼络士人。这使赵孟俯更感凄苦、困惑,唯藉诗书解脱,其晚年诗作“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余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即是其内心苦境的真实写照。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松江华亭人,为明代书法开派之人。董其昌出身贫寒,但仕途得意,三十四岁中进士,从编修、讲官直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学书出于偶然,董十七岁时参加会考,以文才论,董其昌本应第一,但主考官却因其书法不佳而将其列为第二。董其昌颇受刺激,乃发奋临池。初学颜真卿、虞世南,再学钟繇、王羲之,其书飘逸空灵,儒雅平淡,颇见禅趣。行笔秀逸古朴,疏朗匀称,力追古法,有本有源。董其昌强调临书而不死临,重视传统而不蹈袭传统,注重书作的“士气”,于微妙之间显露文人性情。董书倍受康熙、乾隆推崇,帝王偏爱,引得世人皆习董书,清代“千人一面,全国一体”的馆阁体亦由此而来。
 
然而,董其昌于书法上的巨大成就却掩不住其人品上的瑕疵。董其昌成名之后,地方官僚豪绅纷至沓来,求字求画,附庸风雅。时时沉浸于官帙名利之中,滋长了董其昌的骄奢淫逸之气,终日横行乡里。万历四十三年(1615),董欲占佃户之女为妾,其子为父强抢民女。事情发生后,时人编出故事,曰《黑白传》,藉以表达愤怒之情,董其昌闻之甚为恼怒,并疑为乡人范昶所为,遂派人逼问,致使范昶暴病而死。范门妇女到董家哭闹,又遭凌辱。范家随即报官,但官府碍于董其昌之名,拖延不决。这更激起民愤,最终引发“民抄董宦”事件,董家宅院在如沸民怨之中被付之一炬。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