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笑谈梁山好汉的“豪饮”

2010-04-22 09:2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作者:张华强
梁山好汉“豪饮”的典型写照,当推武松打虎。武松夜走景阳冈之前,酒家独饮,“前后吃了十八碗”。

 

 
梁山好汉“豪饮”的典型写照,当推武松打虎。武松夜走景阳冈之前,酒家独饮,“前后吃了十八碗”。有人认为,武松喝的不会是白酒,不然他怎么能喝这许多?其实他喝的正是白酒。因为酒家为武松把酒需要“筛”,“满满筛一碗酒来”,“又筛一碗”。筛酒不是斟酒或温酒,它是一个“筛滤”的过程。原来,古代多采用发酵法做压榨酒,酒的酒糟和酒液是混合在一起的,因而叫浊酒,俗谓“烧酒”,待要喝的时候则需要过滤。况且,酒家挂的招旗是“三碗不过冈”,武松喝的酒叫“出门倒”,通常“吃了三碗的,便醉了”,此是白酒无疑。如果以当时三碗的酒精度相当于现在的一瓶来计算,武松喝了六瓶现在的高度数白酒,确实惊人。梁山好汉中,像武松这样的豪饮几乎是家常便饭。有人统计,《水浒传》全书一百二十回中,说到酒、饮酒、醉酒的有一百一十二回,占百分之九十六;有的回目竟有十来次说到酒,正面展开的专门描写醉态的也有二十七次之多。
 
梁山好汉的“豪饮”与沉湎于酒色不同,起初多是处于人生低谷时在其中寻求一种精神籍慰。其中借酒解闷的成分是有的,但绝不是借酒消愁。比如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两次醉酒,就是事出有因。那是他在拳打镇关西之后,因为州府四出张挂榜文,出一千贯赏钱捉拿他。鲁智深经过一番周折,无处安身,只好落发为僧。想来他一个堂堂的提辖官,正当建功立业之际,却栖身佛门,内心的压抑是可想而知的。在佛门清规中苦撑四、五个月,久静思动,正是他不甘沉沦的表现。醉酒后“把半山亭子,山门下金刚都打坏了”,就是对被压抑着的潜能的一次释放。宋江也是一样,借着醉酒在浔阳楼上写下“反诗”,少有的表现了他的壮怀激烈。那时他被刺配江州,在牢营里又大病一场,病愈后孤身一人来到浔阳江畔。而立之年天涯孤旅,壮志难酬,宋江自然郁闷。而醉酒使他彻底解除了儒家思想的精神枷锁,“反意”的流泄又使他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尽管事后后悔,但在当时,的确使他战胜了孤寂。
 
由此也可以看出,梁山好汉人生低谷中的“豪饮”并非放任于人生的无常,而是在与所遭遇的“寒冬”抗争,暖心而后壮行。尽管会引起一些波折,但往往能带来生存意义的提升。“豪饮”意味着不留余地,没有退路,只有勇往直前。武松打虎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但是当武松真得走上冈子,连续见到两道官府有虎榜文时,还是胆怯起来,“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但是想到自己“豪饮”时的放言,“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便壮着胆子前行,果然打死了由全副武装的猎人也难敌的大虫。此后武松便悟出了一个道理,叫做“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武松教训仗势欺人的蒋门神时,对此深信不疑。在去快活林的路上,遇到一个酒店就要进去吃三碗酒,是谓“无三不过望”。望者,酒店的望子也。沿途有酒店十二三家,累计要吃三十五、六碗。武松一路吃来,越吃越勇,待见到金刚大汉蒋门神,已经将他视同草芥,拿出绝活,直“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梁山好汉性格各异,在江湖行侠中为了防止误事也会相约禁酒,但是在结识之初对“豪饮”都是认可的。“豪饮”实际上成了江湖结义的真情纽带,结纳落难的义士更是如此。比如小旋风柴进“专一召集天下往来的好汉”,尤其能够善待“刺配的犯人”。林冲落难沧州,虽然与他素昧平生,柴进依然待若上宾,初次相见竟“吃了一夜酒”。酒至半酣,更便于直抒胸臆。宋江因杀阎婆惜逃避官军追捕投奔柴进时,柴进更是极尽地主之谊,在酒宴上安排“十数个近上的庄客并几个主管,轮换着把盏,伏持欢饮”。尽管“当夜饮至三更”,“次日起来”,柴进依然“安排席面,杀猪宰羊,管待宋江”。此后每日“请入后堂饮酒”,“饮酒相陪”,不在话下。卢俊义被赚上梁山后,好汉们为了表示真情挽留之意,连日安排宴会庆贺。卢俊义原本急于下山,“将酒劝人,本无恶意”,无奈“三十余个上厅头领每日轮一个做筵席”,竟在梁山连续饮酒两个多月,使得他对梁山的“忠义”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