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每当秋收完毕的时候,青年男女常在果树下围坐成一圈,轮流唱歌或讲故事,如果一个女子相中了某个男子就会向他抛水果,表达爱意。
由此可见,在程朱理学兴起之前,我们这个民族其实是非常浪漫的,举个例子,汉朝时的风气就特别开化,对男女之事也比较宽容。汉武帝对姑姑馆陶公主与情人董偃的风流韵事,不但不以为忤,反而鼓掌大笑,还亲自到馆陶公主家里拜访董偃,称之为“主人翁”。东汉刘秀还曾亲自为自己寡居的姐姐提亲。
《本事词》里面记载了这样一个艳遇故事:北宋翰林学士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作者)于途中偶遇宫车,疾驰而来,因不及回避,肃立一旁。而此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掀起了一辆车的帘笼,而他也刚巧侧过脸去。于是——你猜到了——面对着丰神俊朗的宋祁,车中传来天籁之音:“小宋也”(宋祁和他的哥哥宋庠被人称为“双状元”,兄为大宋,弟为小宋)。宋祁惊讶不已,回寓所后心潮澎湃,遂作《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栊,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此词传入内廷,仁宗读后,查问车中是何宫人曾呼“小宋”。一宫妇禀云:“顷因内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皆曰‘小宋’,时在车中偶见之,呼一声尔。”仁宗于是召见宋祁。宋祁惶悚不安。仁宗笑曰:“蓬山不远。”遂将此宫女赐之。
有点儿白日做梦的意思。
其实这个宋祁有众多妻妾,一天在锦江赴宴,微寒,就叫人回家拿半臂(短袖上衣)来,结果众姬妾各送一件,宋祁倒为难起来,不知道该穿哪一件,怕有厚此薄彼之嫌,只好哪一件也不穿,忍冻回家----是所谓“半臂怜姬”,《龙文鞭影》所记。
我当初看到这个故事时,感觉最有意思的是编者的批注,笑死人不偿命:这是写封建官吏精神空虚、生活糜烂,在讨好女人方面下功夫,还美其名曰怜香惜玉,真无聊透顶。
每次想起这个故事时,总是忘不了这个批注,越想越可笑-----突然有一天联想到了《蜗居》里的宋思明、海藻。
宋祁是幸运的,在他死后68年,朱熹诞生了,从此,所谓“吃人的封建礼教”逐渐祸害人间。
还有更为传奇的:唐人传奇中有张实《流红记》:儒生于祐见御沟中漂一脱叶,拾起一看,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于祐看了感慨良多,遂在另一红叶上题了两句: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题完之后就将红叶丢进御沟的上游,让它流入宫中。
后于祐寄食于贵人韩泳门馆,韩泳待他很好,将宫中放出的宫女韩夫人许与于祐为妻。婚后韩夫人在于祐箱中发现题诗的红叶,大惊,说这是她题的诗。并说,她事后也在沟中拾得一题诗的红叶。拿出一看,正是于祐所题。
事后韩泳对韩夫人说,你该谢我这媒人。韩夫人说:我和于祐是天作之合。于是提笔写了一诗:一联佳句题流水,十载幽思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