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大跃进”时蒋介石常向大陆空投粮食物资(2)

2011-03-01 15:07
来源:凤凰网 作者:何立波
海漂工具则是五花八门,有酒瓶、玻璃瓶、罐头盒等,只要是能漂在海上的器具,全都派上了用场。当时通常的做法是:把传单塞进海漂器具中,用蜡封口


  “海漂”工具则是五花八门,有酒瓶、玻璃瓶、罐头盒等,只要是能漂在海上的器具,全都派上了用场。当时通常的做法是:把传单塞进海漂器具中,用蜡封口,头一天晚上派一条小船悄悄出海,在离金门几百米的海面将东西抛下。第二天一早,潮汐便把这些无声的“炸弹”推到了金门的沙滩上。


  厦门的“英雄三岛”(大嶝、小嶝、角屿)离金门最近,1958年“8·23”炮击金门时,三岛居民与当地驻军并肩作战,空飘海漂了大量宣传品。


  由于岛上瓶瓶罐罐有限,三岛居民独辟蹊径,制作了大量的竹筒和油纸球作为替代品。逢年过节,三岛居民还造几条办公桌大小的“礼船”,里面放有各省、市政府赠送的贵州茅台酒、山西老陈醋、金华火腿、宁夏枸杞子、云南香烟、西湖龙井茶等祖国大陆最有名的土特产品,再在船帮上写上“蒋军官兵投诚起义立功受奖”、“美帝国主义从台湾滚出去”、“祖国要统一,台湾要回到祖国怀抱”等标语,顺潮放出。


  这些“礼船”一到金门,国民党当官的就说:“共匪的东西有毒,吃不得。”不过,这些东西最后都被他们享用了。


  据晋江有关部门统计,从1958年到1960年,晋江共放风筝3663只、竹筒2754个、竹排10只、宣传品124万份、礼品373件,安全到达率高达93%。


  空飘海漂成为历史,独特方式沟通两岸


  随着时光的流失,海峡两岸的“空飘”、“海漂”逐渐成为历史。1979年元旦,大陆方面宣布停止对金门、马祖等岛屿的炮击。1985年,解放军奉命停止向台湾、金马空飘、海漂宣传品。


  1984年,台湾当局也宣布,全面停止对大陆的炮击,随后也停止了对大陆的空飘、海漂作业。


  双方这种长时间、大规模的宣传战,使台湾海峡出现了战争史上罕见的奇特景观。尽管双方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政治宣传,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海峡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


  最能体现双方既对峙又联系、既隔绝又对话的,要属厦门跟金门了。小嶝岛是厦门开展对台宣传最早的一个乡,许多“办法”、“点子”都是这里先搞,再逐渐推广到其他地方。后来,国民党守军也开始模仿他们,放风筝、搞“海漂”。以至于到后来,小嶝岛搞什么,国民党守军也搞什么,特别“虚心好学”。


  如今,厦门三岛已成为旅游景点,岛上还建了一个“空飘海漂史迹陈列馆”,供世人参观。

(责任编辑:妙云仁波切)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