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朱德两次历险:妻子掩护突围被捕成终身遗憾(2)

2011-04-01 08:55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佚名
夕阳西下,朱德率警卫排来到壕头的一个祠堂里宿营,警卫排排长黄志中带领战士到老百姓家借稻草、木板摊铺,朱德和两个战士留在祠堂准备晚餐,谁知


  夕阳西下,朱德率警卫排来到壕头的一个祠堂里宿营,警卫排排长黄志中带领战士到老百姓家借稻草、木板摊铺,朱德和两个战士留在祠堂准备晚餐,谁知黄志中带着战士出去不久,村里便响起了枪声,朱龙奴带着几十个匪兵分头进行搜查,十几个匪兵冲进了朱德住的祠堂里,两个战士冲出门口拦住匪兵,不幸中弹牺牲。朱德知道出去不了,随即跑到临时用来做饭的厨房,抓起挂在墙上的围裙系在腰里,又到灶里摸了把烟灰擦到脸上,紧接着又拿起一把柴火往外走,十几个匪兵冲到跟前,朱龙奴指着朱德喝问:“你们的军长朱德在哪里?”朱德装出一副恐惧的面孔回答说:“他到村中老百姓家去了!”朱龙奴见到跟前这位衣着破旧,腰上系着沾满油污的围裙,双脚穿着草鞋,一张脸又黑又脏,胡子拉查的人,根本不会相信他就是要抓的朱德,接着便来了个明知故问:“你是干什么的?”朱德拍了拍围裙说:“伙夫头”。朱龙奴信以为真,为急于抓到朱德,他不想在这里耽误时间,便带着匪兵跑出祠堂。警卫排长黄志中听到枪声,立即集合全排战士向祠堂跑去,朱龙奴一见追过来的警卫排,便慌忙率匪兵转身向村外逃去,警卫排紧紧追击,朱龙奴只顾逃命,左腿被摔断,落下个终身残疾。


  黄志中率警卫排追击几十米后返回祠堂,一见朱德的“伙夫”打扮,立即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朱德笑着说:“我这个伙夫头还装得有点像吗?”黄志中说:“很像!很像!”从此,朱德“伙夫头”的故事在部队传开了。
 

  寻乌脱险


  1929年元月初,蒋介石调集湘赣重兵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大“会剿”。为打破敌人“会剿”,毛泽东于1月4日在宁冈柏路村主持召开了前委、特委、各县县委、团特委和红军第四、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由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迂回敌后,打击敌人;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


  1月14日,3600余名红四军健儿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的率领下,从茨坪出发,向赣南出击。当时正值严冬酷寒,加之前有敌军堵截,后有敌兵紧追,处境异常艰险。部队在风雪交加中翻山越岭,每天要走上百余里,有时米刚下锅,还没煮熟,又同敌人遭遇了。


  2月2日,部队行至寻乌县潭圳下村宿营。次日凌晨,部队官兵正准备吃早饭时,忽然听见敌人的枪声越来越近。原来是赣敌刘士毅、赖世璜两个团连夜包围了村子。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都住在军部,情况十分危急。这时,朱德、伍若兰在房里听到枪声逼近军部,得知已被敌人包围,伍若兰要朱德马上突围,自己留下来掩护,朱德不肯扔下怀孕多月的妻子,正在争执之时,十几个敌人端着枪闯进了军部朱德的住房,伍若兰急中生智,趁敌人还未进门,马上夺过朱德手中的驳壳枪,并故意当着敌兵的面对朱德大声喝道:“这个时候你还站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去烧水给朱军长洗脸。”朱德镇定自若,马上点头说了个“是”,便抽身往外走,一个敌兵用枪拦着朱德,另一个军官模样的人也旋即夺下伍若兰手里的手枪,并指着朱德说:“他是你什么人?”“伙夫头!”敌兵望着站在面前的朱德一身士兵穿着,又是满脸胡须,根本就不像个当大官的样子,便将注意力转向伍若兰:“朱德住在哪里?”伍若兰伸手一指:“后面那间房里。”敌兵为抢头功,急忙往后面房间冲去。朱德乘机提着小桶走出了房门。伍若兰也准备扭身突围,但不幸的是,脚踝突然被敌兵的枪弹射中,经过英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敌军抓获。


  朱德突围后跑出军部,来到警卫排住所,火速端起机枪,率领警卫排跑向毛泽东住地,掩护毛泽东向后门突围,甩掉了敌人。虽经努力,伍若兰还是没有摆脱敌人的魔爪。1929年2月8日,伍若兰在赣州英勇就义,时年26岁。


  伍若兰的壮烈牺牲是朱德终身的遗憾和隐痛。然而,若不是朱德的伙夫头相貌和装束作掩护,即使有伍若兰的机智和勇敢,朱德也难以化险为夷,逃脱虎口。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