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最高叛将邢仁甫散次欲杀黄骅第三次得逞

2011-04-15 09:34
来源:档案天地 作者:杨凤瑞 李兆新
 中国《辞海》载:“黄骅县:为纪念黄骅烈士而得名。黄骅: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冀鲁边军区副可令员。1943年6月20日在对日作战中牺牲。”然而笔者在海兴县委党史办档案室

 

  文章摘自《档案天地》2008年第12期 作者:杨凤瑞 李兆新 原题为《档案记载下的黄骅血案》


  中国《辞海》载:“黄骅县:为纪念黄骅烈士而得名。黄骅:八路军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冀鲁边军区副可令员。1943年6月20日在对日作战中牺牲。”然而笔者在海兴县委党史办档案室发现了1943年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冀鲁边军区和山东省政府关于处理黄骅血案的一组档案文献。从这组珍贵的档案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黄骅血案的历史原貌。


  望子岛会议露杀机


  小山脚下埋忠骨


  黄骅血案发生在抗日战争最惨酷的一九四三年。


  望子岛是位于海兴沿海一个方圆不足3公里的小岛,但当时它却是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机关和115师教导六旅旅部所在地。1943年6月中旬的一天,中共冀鲁边区党委在这里召开会议,研究当前形势,布置下步工作。并就如何发起夏季攻势进行专门讨论。这次重要的会议由冀鲁边区党委书记、冀鲁边军区政委王卓如主持,冀鲁边军区司令员邢仁甫、副司令员黄骅及区党委的成员全部到达。为抓好当前工作,会议决定,军区司令部负责筹备召开一个侦察工作会议,以配合我军发起的夏季攻势。为保证安全及时开好侦察会议,区党委还决定:1、会议规模一定要小,参加人员要精;2、为不暴露目标,开会地点既不要在军区司令部驻地的望子岛,也不要在区党委机关驻地的邢王文村(现属海兴县),而应选一个离党委和军区不远的普通小村,具体事项由邢仁甫和黄骅同志去定。邢仁甫却借故一再推辞,最后改由黄骅同志和参谋处主任陆成道筹备召开军区侦察会议。黄骅同志根据区党委的意见,初步把会议地点选在离区党委不远的大赵村(现属黄骅市),会议时间定在6月30日。望子岛会议结束后,政委王卓如到一地委检查工作。


  6月30日军区侦察工作会议如期在大赵村召开。会议进行了整整一天。傍晚7时许。一场蒙蒙细雨笼罩了整个大赵村,主持会议的军区副司令员黄骅派警卫员到附近农户家找几盏煤油灯,会议还将继续下去。


  突然,门外闪进几个披蓑衣的人。黄骅此时已察觉情况有异,正要掏枪,但已经来不及了。罪恶的枪声响了。黄骅同志倒在血泊中。接着十几个匪徒用短枪向屋里猛射,与会人员没来得及反击就全被打倒了。为首的匪徒见阴谋得逞,挥舞着手枪说:“撤!”。被黄骅派去找煤油灯的警卫员范为民和小李子。他们听到枪声急忙往回赶,在大门口与匪徒们发生了混战。范为民扔出一颗手榴弹,当场炸死了一名匪徒,其余的见势不妙,慌忙向村外跑去。


  警卫战士顾不得追捕逃跑的匪徒,赶快跑到会议室,室内景象已惨不忍睹,坐在正中的副司令员黄骅已经牺牲,同时牺牲的还有军区司令部参谋主任陆成道、政治部锄奸科长陈云彪、一军分区作战参谋董兴根、司令部侦察股副股长崔光华等七人。一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池田、侦通站站长齐耀庭、二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刘金才、三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迟麟兆身负重伤,他们断断续续地说:“快!抓住冯冠奎!”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前后不过几十秒钟。警卫连立即派出两个排向匪徒逃跑的方向追去,但是,由于天色已黑,又在下雨,未能抓获匪徒,只是从青纱帐留下的血迹判断。有几个匪徒被警卫连的机枪打伤。


  事发后,军区政治部主任刘贤权火速赶到现场,一面组织医务人员抢救伤员,一面派人转移烈士遗体。为防止敌人趁乱偷袭,刘贤权果断地决定部队迅速撤离大赵村。小山山后村村长、共产党员杨士珍接到通知后,立即带三辆大车赶来,连夜把黄骅、陆成道、陈云彪三位烈士的遗体运出,悄悄地掩埋在小山脚下西北角。次日凌晨,敌人果然对大赵村进行了“扫荡”。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