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皖南事变”后的一桩审查悲剧

2011-05-10 10:58
来源:人民网 作者:韩三洲
“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有1300余人突围,而这些突围成功的干部战士,大部分在很短的时间里又重新归队,成为新组建的新四军的重要有生力量和党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经过枪林弹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变”爆发,在突遭八万余国民党部队的包围袭击下,新四军浴血奋战7天后,终因寡不敌众、损失惨痛。经党史专家考证,“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有3000多人壮烈牺牲,4900多人被俘,3000多名战士被强迫编入国民党军队,1300余人突围。而这些突围成功的干部战士,大部分在很短的时间里又重新归队,成为新组建的新四军的重要有生力量和党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经过枪林弹雨、九死不悔的忠诚战士,竞也有被革命队伍怀疑、被审查而酿成严重失误事件的。其中,原军部作战科科长李志高自杀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悲剧。

  李志高,湖南平江人,1929年,他15岁时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经历过长征,是一个能文能武,写得一手好字、很有才干的好干部。1937年12月新四军军部成立后,李志高是第一批从延安派到新四军工作的干部,并跟随项英与赖传珠、李子芳、胡立教等同志一起抵汉口,筹建新四军军部。以后担任军部侦察科长和作战科长。1939年春节期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协同叶挺军长一起到新四军军部视察。新四军军部派出作战科长李志高、侦察科长谢忠良专程前往浙江金华,迎接周副主席和叶军长来到云岭,其间并与周恩来等领导人一起合影。“皖南事变”中,作为军部作战科长李志高是有战功的。突围成功后,他与第二支队参谋长谢忠良等新四军干部七八十人分别在皖南坚持数月,于4月中旬北渡过江到无为县,与曾希圣的第七师会合,并担任七师参谋长,谢忠良则担任七师55团团长。

  1941年3月,重新组建的新四军军部在江苏盐城成立时,曾成立了一个审查委员会,专门审查突围后先后零星归队人员,看看内中是否有个别叛变投敌者的混入。尽管这些归队人员基本上都是党的忠诚战士,审查委员会在任务完成后随即被撤销,但在此期间还是发生了李志高被无端审查愤而自杀身亡的严重事件。

  据《回顾新四军军部》一书记载,李志高、谢忠良二人自皖北突围后,曾给刘少奇写过一份关于副军长项英与参谋长局子昆遇害的真实报告,详细汇报了项、周二人被叛徒刘厚总杀害的经过。但是盐城军部根据突围干部中个别人提供的材料,却怀疑叶挺将军的被俘与项英、周子昆的被害,都与李志高等人有密切关联,因为他们是最后一批坚守在皖南的。材料未经核实,上边就认定李志高与谢忠良有内奸嫌疑,其中还牵涉到一些突围出来的很多同志。于是,军部派出锄奸部门的负责干部前往新四军第七师驻地,对李志高和谢忠良进行关押审查。在关押期间,李志高情绪极为抵触,竞于1942年1月3日自杀身亡,年仅28岁。

  李志高是如何自杀身亡的?据相关的材料介绍说,当时李志高被关在无为县县政府的一间房子里,外面有一小战士看守。因为李志高以前也是部队领导,他骗小战士开门,抢夺了步枪后又进入房内,用步枪顶在下颚处开枪自杀。随后,军部随即查明这些事情与他们无关,立即电告七师,李志高、谢忠良不是内奸,应立即释放谢忠良等同志,恢复他们的名誉与工作。可惜的是,李志高没有等到为他洗刷冤屈的这一刻。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