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古代剩男剩女一般“剩”什么

2011-06-08 09:59
来源:中国网文化中国 作者:赵炎
民间有句安慰人的话,叫“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人还怕找不到?”安慰的对象大概就是剩下来的那部分人,用现在的时髦说法,就是剩男剩女。

 

民间有句安慰人的话,叫“三条腿的蛤蟆找不到,两条腿的人还怕找不到?”安慰的对象大概就是剩下来的那部分人,用现在的时髦说法,就是剩男剩女。因为是被剩下来的,所以他们需要安慰,所以他们需要积极地去寻找另一半,好尽快摘去“被剩”的帽子,这部分努力“摘帽子”的人,俗称“剩斗士”。
 
那么,剩男剩女的年龄标准是如何界定的呢?根据全国妇联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女性应在27岁之前结婚,否则就“被剩”了,男性最佳的结婚年龄是28-30岁,要不然也属于“被剩”。古代对剩男剩女也有界定标准,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规定,男性一般在15至20岁就必须娶妻,女性在13至17岁则必须嫁人,也就是说,男20,女17,就“被剩”了,整整比如今提前了10年。
 
剩男剩女,到底剩什么?现在人的生活丰富多彩,又极具私密性,要深入研究他们“剩”什么,当真不是容易的事情,生为现代人的我,不由顿感自己的无能。而古代的剩男剩女相对来说就要简单得多,因为死无对证,因为即使说错了也无人跟我较真儿,所以,赵炎又有些沾沾自喜了。
 
“剩”破财。譬如,汉惠帝时,谁家要有女儿15岁以上至20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唐代对于男子20岁以上,女孩15岁以上还没有配对结婚的也要处罚。如果这种罚款的规定是真实的,那么,司马相如拐跑卓文君就可以理解了,他是剩男,家里又穷,不拐个女人结婚,肯定交不起罚款,可见这则私奔的爱情故事也是被“剩”出来的。
 
“剩”坐牢。南北朝时,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据《宋书·周朗传》记载,“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现在有不少女孩子,对男朋友挑三捡四的,最后把自己弄成了剩女,在过去这样做是犯罪行为,小心给家人带来牢狱之灾。
 
“剩”光棍。有些搞笑,本来就“剩”了,咋还光棍呢?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官府要采取强制措施,将男光棍与女光棍强行配对。据《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在泰始九年冬十月要求,“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说,女孩子到17岁,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领导就要给她找老公了,随便找个光棍逼其出嫁。想想当时的光棍们真的很幸福,不用踏破铁鞋,在家里等着,也能白捡个黄花闺女当老婆。
 
“剩”孤独。在古代,有钱有文化的剩男基本不多见,他们也剩不下来,即使“被剩”,也有法子排解孤独,他们逛窑子找粉头,消遣的地方多了去了。而那些没钱没文化的剩男,与“待字闺中”的剩女们,一般都要备受孤独的折磨,人海茫茫,知音难觅,你让他们“租个女友或男友回家过年”,恐怕没那个可能。如果没有政府进行干预,他们这些人,只能做“必剩客”了,将来还有一个合适的称谓在等着他们,叫做孤寡老人。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