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历史揭秘 >

史书背后的真相

2011-07-04 16:44
来源:天津日报 作者:天津日报
中国古典文献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何有效阅读,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是每一位读者思考的问题。

中国古典文献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何有效阅读,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是每一位读者思考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孟宪实先生的文章——《读<资治通鉴>的一点体会》,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借鉴和启发。
 
通过简单的记载文字,我们对于所记历史究竟能够理解多少呢?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生活方式。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如果没有读书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读书,有功利性的目的,获取知识,掌握技术,使得读者变得强有力。读书也有非功力性目的,培养情操,锻炼理解力,就不单纯属于功利性问题。读史,虽然有读史明智的名言,但是很难说读史是为了什么功利。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你对他们知道多少,能够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这显然是难以判断的。通过历史的阅读,你的思维空间获得拓展,你的历史意识获得强化,这虽然不等于功利,但也不能说没有意义。
 
但是,中国历史的文献记载浩如烟海,尤其是因为历史变迁,都给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了障碍。这个障碍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文字方面,阅读古文我们不太容易;第二,经常有文字虽然能够读懂,但是文意的理解方面又出现困难。其实,古文不是最主要的障碍,倒是后者的阻碍能力更大。高中毕业,阅读古文就没有什么问题,个别字词问题依靠工具书很容易解决。对我们真正造成影响的其实还是文意的问题。通过简单的记载文字,我们对于所记历史究竟能够理解多少呢?
 
近年,因为要给观众讲解唐初的历史,重新仔细阅读相关资料,尤其是编年体的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让我在阅读过程中颇有心得,介绍出来,也许有助于同类读物的阅读理解。
 
史书在叙事的时候,把多少历史信息隐藏在了文字的背后,如果我们不仔细分析,我们的阅读就很难通过这些简单的文字了解历史的真相。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政变登上皇帝宝座。在玄武门政变和他正式登基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自从玄武门政变成功以后,他就实际控制了政权。掌权以后的李世民如何对待过去的敌对势力,这在当时是一个头等大事,因为天下都在观望。李世民及时采取和解政策,对原来的敌对势力极尽拉拢,化敌为友。其中,收编魏徵,意义重大,不仅充分显示了唐太宗的宽阔胸怀,更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埋下了重要伏笔,因为没有魏徵贞观之治是难以想象的。但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事情,《资治通鉴》的记载却十分简单,不过如下一些文字而已: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