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蹴鞠之戏: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

2009-03-20 20:1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足球是国人最为关注的运动之一,也是让国人最头痛最恼火的运动。然而,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却是不争的事实。在古代,足球叫作蹴鞠,是一种常见的体育运动。

编者按:足球是国人最为关注的运动之一,也是让国人最头痛最恼火的运动。然而,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足球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黄帝时代。在历史上甚至多个朝代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1985年7月,前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来中国时就曾表示:足球起源于中国。

我国古代的足球叫“蹴鞠”或“踏鞠”。黄帝发明“蹴鞠之戏”的说法,在道教的典籍《道藏·轩辕黄帝传》里说得比较明确:“黄帝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当年的蹴鞠是军旅中的游戏。

战国秦汉时期,“蹴鞠之戏”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与“中庸”,多数情况下的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苏秦列传》记载:齐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踏鞠”。西汉桓宽《盐铁论·国病》记载:当时“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驰逐,穷巷踏鞠”。

在汉代,蹴鞠活动相当普遍,上至帝王宫中,下至民间小巷,就连皇帝的御林军士,闲暇之余,都以蹴鞠为乐。到了唐朝,经济文化十分繁荣,蹴鞠运动也有了新的发展,创造了充气皮球和挂网球门,已和现代的足球比赛十分相似。宋代的蹴鞠运动更加普遍,上自皇帝下至“村落百戏人”都喜爱踢球。《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赵匡胤和其弟赵灵同大臣赵普等6人踢球的情景。北宋末年的高俅,本是一名书童,因踢球技艺高超,为宋徽宗赵佶所喜爱,成为宠臣。

到了唐代,球体轻了,可以踢高。球门就设在两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称为“络网为门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象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从足球技术来说,这是一种发展;而间接对抗,从体力训练来说,却是足球运动的一个退步。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