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前后时期盛衰反差很大,疆域盈亏也很明显。唐在最辉煌时的疆域不仅拥有秦汉时期的疆域范围(只缺今天的云南西南部),而且东北推進到日本海西岸地区、库页岛和朝鲜半岛西南部,北方到达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上游,南方拓展到海南岛南部。在西部,唐朝还统一了西域,并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其疆界推至咸海,势力范围延至里海。
755年动乱后,唐朝疆土丧失很多,特别是东北和西域地区。
唐朝末年,出现军阀混战,前后五十四年,称为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60年)时期。随之出现的是辽(947年-1075年)、宋(北宋,960年-1127年;南宋,1127年—1279年)、金(1123年—1223年)等朝。
辽的疆域只限于东北和今天华北的部份地区。北宋的疆域与唐朝晚期疆域比较,北宋南疆已不含越南北部,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流域与西夏、吐蕃接界,北部则在河北、山西中部一带与辽对峙。
女真族建立的金,与南宋对峙在淮河、秦岭一带百余年,据有东北和中原广大地区。南宋对金处于屈从地位,丧失了中原的广大地区。在辽、宋、金时期,西南地区青藏高原有吐蕃等部,在云南高原则有以大理为中心的大理政权。
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时期,随着对外扩张,其疆域曾一度横跨欧亚大陆:东北到日本海,北到今天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北极圈内,西北接窝阔台(成吉恩汗三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国(在今天的新疆)、钦察汗国(成吉思汗孙拔都所建,在今天的俄罗斯)和伊利汗国(成吉思汗孙旭烈兀所建,在今天的伊朗),西南接尼波罗、印度、缅甸、越南,东南至海。
明朝(公元1368年--1661年)前期时的疆域基本与元后期时差不多:在东北的鸭绿江一线与朝鲜接壤,在北方与蒙古各部有不同程度的藩属关系,在西北哈密以西一线与亦力把里(察合台汗国演变而来)相接。到了明朝后期,北方蒙古诸部地域有所发展,与明相交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一线;东北边界退至辽河流域;西北有由各部蒙古建立的王国;西南部云南西界也有东移。明后期澳门和台湾也被西方人入侵。
明后期,女真族建立的后金开始强大,并于1636年改国号清。清朝最终完成了中国疆域奠定的历史使命。最著名的康熙皇帝统治时的疆域,已经达到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清中晚期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入侵中国;割占中国领土,是本时期最重要的边疆大事。西方国家侵占中国领土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邻国强占中国领土。俄国和日本是典型。在东北,俄国通过强迫清王朝签订1859年《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在西北,俄国通过签订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伊犁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强占了从唐努乌梁海、科布多到巴尔喀什湖、帕米尔地区的大片领土。日本在甲午之战(1894)中打败中国后,次年迫使中国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占中国的台湾省。
第二种是欧洲强国将中国领土纳入他们在中国周边国家建立的殖民地。英、法两国是典型。英国将北起帕米尔、经西藏至云南的不少中国领土并入其殖民地;法国将滇南乌得、孟乌二土司划入法属交趾支那。
第三种是西方国家强租强占中国沿海地区。葡萄牙在澳门,英国在香港、威海,德国在胶州湾,俄国(后为日本)在旅顺口大连湾,法国在广州湾都采取了这种手段。
(责任编辑:晴天娃娃)
相关文章: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精彩推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田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