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世界艺术的聚焦:敦煌艺术(2)

2009-05-08 11:3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三、保卫和发展敦煌 张大千面壁敦煌 张大千临摹敦煌《反弹琵琶图》 张大千临摹《初系统地研究敦煌,发掘敦煌,让世人认识敦煌,张大千是第一人。

三、保卫和发展敦煌

张大千面壁敦煌

张大千临摹敦煌《反弹琵琶图》

张大千临摹《初系统地研究敦煌,发掘敦煌,让世人认识敦煌,张大千是第一人。1941年,敦煌依然是黄沙漠漠的地方,张大千由成都,先乘飞机,再乘汽车,再乘骡车,最后骑马,终于到了敦煌。他用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除了写成了20多万字的《敦煌石室记》外,还临摹壁画260余幅。

1944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和敦煌有关的艺术研究所——敦煌艺术研究所,它的第一任所长就是常书鸿先生。

对敦煌真正进行强有力的保护,是在解放之后。

1951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立机构,常书鸿依然担任所长。直到1982年,常书鸿才举家迁入北京。常先生40年的艰苦卓绝工作,终于建立了中国对敦煌的系统研究和保护,历经磨难的敦煌应当庆幸自己有一位如此痴情的守护者。“筚路蓝缕,厥功致伟,常公大名,宇宙永垂!”这是季羡林先生对他的评价。“敦煌苦,孤灯夜读草蘑菇。人间乐,西出阳关古人多。”这是常书鸿对自己心灵的写照。

1963年,国务院拨款,加固敦煌的石窟。

1984年,成立了敦煌研究所。

时至今日,敦煌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对敦煌的研究热潮也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升温,已经发展成了博大精深的“敦煌学”。

敦煌艺术在发展、前进,最杰出的成果是舞剧“丝路花雨”。

(责任编辑:抱抱熊)

相关文章:《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的最早记载

     秦汉绘画概况和绘画艺术

精彩推荐:说唱相间,形式灵活多变的“上海说唱”

     【上古·蚩尤】苗族第一祖先——“战神”蚩尤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