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林则徐与儒家革新精神

2009-08-06 11:07
来源:一元一 作者:刘仰
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人,对于当时世界的了解是非常贫乏的。清朝的道光皇帝经历了鸦片战争,被英国人欺负了很长时间,依然对英国所知甚少。

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人,对于当时世界的了解是非常贫乏的。清朝的道光皇帝经历了鸦片战争,被英国人欺负了很长时间,依然对英国所知甚少,甚至还有很多以讹传讹的误解。例如,有人告诉道光皇帝,英国人水战厉害,但是陆战肯定不行,因为英国人的膝盖不会打弯,陆地行走不方便。道光皇帝听到这个说法后,恍然大悟,终于解开了心中一个久远的疑团。当年道光皇帝的爷爷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臣的时候,曾经因为是否对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中英双方有过争执。直到道光皇帝似乎才真正解开这个疑团。道光皇帝得知英国人膝盖不能打弯后说:怪不得他们当年不愿向我爷爷下跪。

当道光皇帝得知台湾抓获了几个英国俘虏的时候,亲自拟写了审讯问题清单。道光立即要求台湾地方官员通过审讯英国俘虏,查清几个问题:英国有多大?人口有多少?距离中国有多远?与哪些国家接壤?通过陆地交通,英国可否到达中国的新疆。结果,审讯者得知英国是一个岛国,与谁都不接壤。审讯者还给了道光皇帝一个意外收获:英国国王是一个女人。道光皇帝再次感叹:怪不得英国人这么小气,小心眼,原来是女人当朝掌权,牝鸡司晨。

然而,与道光皇帝以及当时很多中国人截然相反的是,林则徐自接受钦差大臣的任命前往广州禁烟之时,就开始想尽一切办法了解英国这个对手。他想到了要给英国女王送一个正式照会,他还开始寻找关于世界的地图、地理书以及外文书籍,包括英国人编的中英字典。林则徐不顾国内某些人关于“汉奸”的言论,任命一批与洋人打过交道,或者了解洋人的人帮助自己。翻译外国人的书,了解鸦片产地的情形,了解欧洲人普遍遵守的“国际法”。1836年在英国出版的《世界地理大全》,很快就被林则徐组织人翻译出来,中文书名《四洲志》,其时间差,即便在今天也算很短了。除此之外,林则徐还组织人翻译了国外很多舰船、火炮方面的资料。因此,后人将林则徐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是一个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人,以儒家精神为自己一生的行为准则。当某些人认为是儒家思想的因循守旧导致中国的落后和失败时,我们不得不问,作为一个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林则徐为何会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所体现的了解世界、变革现实的精神是哪里来的?它是一种偶然吗?如果我们对儒家学说有一点了解,并排除偏见,抱一种客观的态度,就会知道,林则徐所体现的精神并非偶然,而是儒家学说早已明确的内在原则。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