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2011-03-25 14:40
来源:中华国学网 作者:小桃妖
 在中国的外交语汇中,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早年,反帝、反殖、反侵略是辨识“老朋友”的依据。而“随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务实,‘老朋友’称呼的意义也

 


 
 

萨马拉奇
 

  在中国的外交语汇中,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南方周末记者检索了1949年至2010年的《人民日报》并加以统计,寻找如下问题的答案:有哪些人被中国官方认定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何以跻身老友行列?中国政府和人民又是如何维持友谊的?


  从“中国人民老朋友”的变迁亦可一窥新中国外交的轨迹。


  过去六十余年,共有601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


  早年,反帝、反殖、反侵略是辨识“老朋友”的依据。而“随着中国外交不断走向务实,‘老朋友’称呼的意义也逐渐淡化”。


  有这样一群外国人,大多数中国民众一辈子未曾与他们谋面,但这些人的名字一旦出现,几乎所有中国人的脑中都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称谓:“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这些“老朋友”包括了埃德加·斯诺、西哈努克亲王、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


  “中国人处理外交关系往往从感情、关系出发,羞于谈利益,而是代之以朋友的称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清敏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老友”遍天下


  601人--这是过去六十余年间被《人民日报》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国际友人总数,他们来自五大洲123个国家,可谓老友遍天下。


  第一次老友之称出现在1956年,获得者是加拿大人文幼章,从1930年代开始他就在中国办学,并始终支持中国革命。


  不过,601位“老友”绝大多数是在1977年之后才获此称号的。1979年,该称呼的出现频率出现了第一个波峰。“在全面恢复外交关系时,或者在对外关系遇到困难时,都需要老关系、老朋友的帮助。”张清敏说。


  从国籍看,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日本人最多,达111名,是排名榜眼的美国人的两倍多。排名三至五位的分别是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


  有意思的是,南方周末记者同时以“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为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检索,发现“伤害感情”次数排行,日本、美国亦分列前两位。


  张清敏认为,老友最多的国家也就是中国外交中最重要的国家。在大国中,唯有俄罗斯的老朋友不多,“这是因为我们和前苏联曾经是同志、兄弟关系,这种关系是亲于、高于朋友的,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也便不谈朋友。”


  当然,个别小国也有重要的老友,例如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又如两位非洲“铁友”--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和赞比亚前总统卡翁达。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日本人占据了日本老友的很大一部分,他们还被冠以另一个称呼:“中日邦交正常化掘井人”.在掘井人序列中,企业家冈崎嘉平太最受推崇,他共被以老友身份提及22次。日本首相亦有很大几率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1972年到1996年,共有14人担任过此职,其中10人都获此称谓。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