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历史 > 上下五千年 >

论史: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吗(2)

2011-04-11 15:1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
人心向背决定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大风暴的到来,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


人心向背决定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大风暴的到来,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场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了不起的巨变。新中国成立时,在天安门广场奠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镌刻着辛亥革命的英雄群像,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把辛亥革命同新中国诞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改革开放摆在一起,称为“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这是极高的评价,比其它千言万语更明白准确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定位”。


■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


  理论周刊:提到辛亥革命,人们一般想到的是1911年10月武昌首义,但事实上孙中山当时并没有参加领导这场起义,那么,为什么还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如何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内涵呢?


金冲及:“辛亥”,按中国传统的用干支纪年的方法,在这里就是指武昌首义发生的1911年。所以,外文中把“辛亥革命”译为“1911年的革命”.对辛亥革命,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是指1911年的武昌首义和各省响应。广义的可以包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3年讨袁的“二次革命”失败那19年间的革命。人们比较多使用的是后一种说法。


武昌首义发生时,孙中山因为遭到清政府的追捕,确实身处海外,没有直接领导这次起义。但这场革命是在孙中山和他领导的同盟会的巨大思想影响下发生的。当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必须推翻清朝政府前,孙中山已在1895年发动广州起义,成为这场革命运动的先驱。他领导的同盟会成立后,又开展了广泛的革命宣传,并组织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的广州“三·二九起义”震动了全国,大大激励了人们的斗志。因此,人们把孙中山看作革命的象征。他一回国,立刻被独立各省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吗?


  理论周刊:在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上一直存有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那么,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金冲及: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实际上是对胡绳提出的一个观点的误读。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是这样说的:“如果脱离中国近代革命史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也许会把辛亥革命看作不过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但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这里的意思很明白:只要从“中国近代的全过程来观察问题”,就会清楚地看到“它并不是不结果实的”。


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又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长期压迫,要扫除内外种种障碍,从濒临灭亡到挺身站立起来,创造出令世界震惊的进步,实在是太不容易的事情。它只能是长期奋斗的结果,跨上了一个台阶后才能再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中间还会经历不少曲折,不可能一步达到,毕其功于一役。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


辛亥革命在这漫长的征途上跨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它不仅推翻了那个媚外、专制、无能的清朝政府,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从政治上讲,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的严密网络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再也建立不起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