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阁上名联激励伟人
“天心阁有清代学者黄兆梅的一副名联,这副对联曾经成为激励青年毛泽东奋发的催化剂。”张少林介绍,在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勤奋好学且天赋不凡的毛泽东满怀救国救民的理想,如饥似渴地吸取着自己感兴趣的社会学知识,并一度声称要成为一名致力于教育救国的非暴力改良主义者。1915年,袁世凯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在反袁复辟称帝的斗争行动中,毛泽东险遭逮捕,残酷的现实让他对教育救国与改良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情绪一度有些低落。
一天,第一师范训导主任黎锦熙、方唯夏陪同毛泽东来到天心阁,同是湘潭老乡的黎锦熙开导毛泽东说:“润之,你晓得美国第一位总统华盛顿吗?他带领部队苦战了8年,尽管屡遭挫折,但是他依然坚韧不拔,终于赢得了美国的独立。”他指着天心阁上清代学者黄兆梅的名联“四面云山都入眼,万家烟火总关心”启发毛泽东。听到老师的点拨,毛泽东心情豁然开朗。回到学校后,毛泽东奋笔疾书,写下了“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雪耻,在我学子”。从此,他辗转湖南各地,开始了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等一系列革命社会实践,这锻炼了他的社会活动能力,也使他更深刻地认识到靠教育、靠改良救不了中国。
3 宴请古阁保护者
上世纪二十年代,时任湖南督军的谭延闿下令拆除长沙古城墙修筑环城路。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挺身而出,力陈利弊,力保古城墙和天心阁,慷慨声言要“睡在城墙上,誓与城墙共存亡”。他的壮举得到了众多有识之士拥护,逼迫省府同意保留了天心阁和古城墙。张少林告诉记者:“1959年6月27日,毛泽东从韶山返回长沙下榻蓉园,当晚,他宴请了包括曹典球在内的几个老朋友,席间还对曹老的护阁义举称赞有加。”
当时一起用餐的还有程潜、唐生智、周世钊等湖南名士,82岁的曹典球是来客中最年长者,毛泽东请他坐到自己身边,说:“各位先生,难得一见,今日得闲,请大家喝杯小酒,叙谈叙谈旧情,不成敬意,大家晓得,我毛泽东向来手头拮据,请多多见谅!”这些话,顿时引来一阵轻松的笑声。席间,毛泽东特别提到曹老的护阁义举:“听说在1924年,是典球老先生的一股霸蛮的韧劲,才保留了长沙的部分古城墙和天心阁,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呀!”毛泽东说到此,向典球老先生竖起了大拇指,众人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从求学的青年时期到成为国家领导人,毛泽东一直都关注着天心阁,他与古阁的情缘可见一斑。”张少林说。
4 与周恩来重登天心阁
据张少林介绍,1960年,毛泽东还曾和周恩来到过一次天心阁。“当时我国正处在3年困难时期。5月,毛泽东来湖南考察农村工作,周恩来专程到长沙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商讨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由于国家经济形势紧迫,两人在蓉园深谈了几个小时,工作人员建议他们到户外去活动一下,毛泽东马上想到了天心阁。”
那是一个下午,毛泽东对周恩来说:“走,我们到橘子洲和天心阁去看一下子!这是我在湖南一师读书时经常去的两个地方。”这天正值久雨初晴,阳光明媚,两人先到了橘子洲,然后又兴致勃勃地前往天心阁。
在去天心阁的路上,毛泽东谈论橘子洲话题的兴致仍然未减,他脱口念道:“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恩来,请你对出下联”。周恩来对于长沙并不陌生,1938年“文夕”大火后,他最先赶到长沙领导善后工作,几次到过天心阁,也曾听人说过关于天心阁的一些历史,但对于民间流传的对联不熟悉。他接过毛泽东的话说:“让我慢慢想想。”轿车到达天心阁,毛泽东与周恩来仔细端详着古阁,伫立良久。毛泽东感慨道:“风雨古阁,旧事难忘呀!”话说间,忽见一群野鸽从天心阁茶楼顶上“呼”的一声飞起,冲向半空,盘旋两周后相继飞回楼顶嬉戏起来。见此情景,周恩来灵机一动,对毛泽东说:“天心阁,阁上鸽,鸽飞阁不飞。”毛泽东听罢,诧异地问:“你么子时候见过这副对联?”周恩来说:“没有,是天心阁茶楼上的鸽子启发了我。”毛泽东说:“武者同宗,诗者共韵,天下一脉。天心阁上曾经挂过一副明代名家作的对联,内容大致如此。”说到这里,两人一同步入了天心阁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