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平门攻入城内的中路湘军,与从聚宝门攻入的雨花台湘军,两路合击天王府。天王府是太平军最后的堡垒,几万太平军以血肉之躯紧紧地护卫着这座象征“皇上帝”神权的豪华宫殿。守军一批批战死,而城内其他地方的湘军则相继压来。曾国荃策马赶来督战,又残忍地下了焚宫令。于是,一把火将天王府烧了七天七夜,成千上万名太平军成了“拜上帝教”的殉葬品
天王府原来的宫殿金碧辉煌,分外城和内城两重。太平天国入主天京,洪秀全最关心的是造天王府。1853年首建被焚,遂于次年再大兴土木,前后达9年。洪秀全亲自巡视,在原两江总督署的基础上,拆毁西华门一面城,拆了无数六朝以来的宫室、陵墓、坊表、柱础、祠庙,以及大批唐宋元明清的民居,建成了东接黄家塘,西到碑亭巷,北到浮桥、太平桥一线,南到科巷、大行宫长街的庞大宫殿群。再加上附属建筑,其范围更广,气势可与北京的故宫媲美。
天王率先劳民伤财,被封诸王竞相效尤,一时金陵城里剧增楼堂馆所,太平天国从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以下,各王及至各级官吏,均依封建等级享受“天朝”的待遇。以洪秀全开先河,在城内大选妃嫔,把个金陵古城搅得一片纸醉金迷,秦淮河中飘散着青楼的莺歌……如此追求享乐,不思内忧外患,终于导致起义军领袖的权力再分配。1856年以惨绝人寰的“天京事变”为转折,走到了“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的失败之路。
从西花园内当年洪秀全与妃嫔把酒赏月的“不系舟”(石舫)走过,慢慢地踱到西花园的龙墙前。仰首望去,这龙墙是绿色的。封建帝王以龙为尊,但一般塑金龙或黄龙,而太平天国则别出心裁,也许洪秀全是把天上的伊甸园和地下的真龙天子结合在一块了。如此看来,他领导的“革命”即使成功,华夏不过成了姓洪的天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