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虾取“凉夏”之意、虾之形,为解暑佳品。取米磨制成浆后,经漏勺落后煮锅中,形成两头尖、形成两头尖、中间圆的虾状米浆球,待煮熟后置于清水中凉透即可。其特点是爽滑清凉,沁人心脾。
春末夏初,气温回暖,宜昌街巷就会摆出或大或小的凉虾摊。那透明容器里,游曳着一尾尾雪白的“小鱼小虾”。初来宜昌者,见本地人一碗碗吃得爽透了心的模样,也会忍不住来上一碗。喝到嘴中,那感觉,爽滑清凉,然后就记住了这小吃形象贴切的名字——凉虾。
相传很久以前,三峡边居住着一户彭氏母子。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年迈的母亲病了,很想吃一口河边的小虾。儿子听后便冒着严寒来到河边,想给母亲捞虾。到河边才发现,河面早已结冰,不管他怎么用力也敲不开冰面。心急之下他索性解开衣衫,躺在冰面上用身体融化冰面。没多久,他昏过了去。在梦里,一个白胡子老者对他说:你不是要虾吗?我教你……小伙子呼地醒来,飞奔回家按老人的方法做好小虾,一口一口喂母亲喝下,母亲奇迹般苏醒过来。后来,小虾制作方法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称之“彭桂花凉虾”或“孝子凉虾”。
这凉虾,用大米磨浆而成。做凉虾时,材料要准备齐全:大米,铁锅,凿出小眼儿的木瓢,当然,也可用漏勺代替,但老人们说不用木瓢,凉虾的味道就变了,所以,最好是寻一个上好的木瓢,凿出均匀的小眼。把凉水浸泡一夜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浆,铁锅烧开水后,用有眼的木瓢舀起米浆,米浆顺着小眼滴入锅中,瞬间凝固,形成一尾尾两头尖、中间圆的小鱼小虾,再放入凉开水中冷却,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食用时,再用一勺红糖薄荷水。入口前,那琥珀色的水中游来游去的白色小鱼小虾,就已经诱人三分;入口后,顿觉凉爽到心、沁人心脾。
凉虾,玉米浆做的金色小鱼,荞麦浆做的黛色小虾,一尾尾的漂在清澈的水中,加上造型独特的容器,爽心悦目,给宜昌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
如果在夏天来到宜昌,陶醉过青山绿水,欣赏过土家歌舞,一定不要忘了喝一碗凉虾。相信它会给你留下深深、美美的印象。
制作方法:
材料
用粘米就是大米
主要原料:大米。水果。
做法:1:先把大米打成粉(要细),用水调成米浆。
2:锅里面烧水,水里加少许食用碱,水开后把用水调好的米浆慢慢倒入,一边倒一边搅和,搅成浆糊状。
3:用一个盆盛凉水,上面放一漏勺,把搅和好的浆糊倒入漏勺,一边倒一边用一个勺子在漏勺里面搅和,这时,漏下去的米粉的形状就很像一个个虾仁。
4:选自己喜欢的水果若干种切成小丁。
5:捞出凉水里面的“虾仁”。和水果丁一起盛入一个小碗,加入调制好的糖水,再加几个冰块就好了。
特别提示:凉水一定要纯净水或者凉开水。
水果最好红绿黄多种色调都有更好看。
小碗可以用玻璃小碗看起来更直观一些。
(责任编辑:夷陵化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