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脱豁达,臻于化境
将一部《笑傲江湖》随手翻阅,并非刻意寻找,对令狐冲的性格,已有这许多。
金庸对令狐冲的性格特别着意刻划,是有原因。原因是像令狐冲这样的性格,并不多见。令狐冲真正是洒脱豁达,臻于化境的一种人,这种人在古代社会或许还多些,现在社会,真是少之又少。他任性胡闹,只是为了不想受拘束,任何加在他身上的束缚,他都会当作在背的芒刺。他不一定不喜欢这种束缚,但如果一定要他非有这种束缚不可,他就受不了,这种是不羁性格的典型:你让他去做一件事,他未必去做,如果你不让他去做,他到非要做来看看。
金庸在《笑傲江湖》的后记中说:“令狐冲是……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冲这个人物的追求的目标。”其实,令狐冲这类人物,根本不追求什么,只是从心底认为,自由自在应该是人天生的权利,他们不追求,只是对那种拘束枷锁,不断抗拒而已。
令狐冲是这样性格的一个人,金庸在书中,却安排了一节,由他来宣读华山派的七大戒律,宣读的对象是林平之。
这七大戒律,倒可以拿出来看看,相当有趣,看看宣读者令狐冲本身,能做到多少:一、首戒欺师灭祖,(能)不敬尊长。(不能,不能)二、戒持强欺弱,擅伤无辜。(能)三、戒奸淫好色,(能)调戏妇女。(不能)四、戒同门嫉妒,自相残杀。(能)五、戒骄傲自大,得罪同道。(不能)六、戒见利忘义,(能,能)偷窃财物。(不能,不能)七、戒滥交匪类,勾结妖邪。(不能不能又不能)《笑傲江湖》第三集的封面,是一条鲶鱼,扉页上的印章是“襟上杭州酒酒痕”。鲶鱼是八大山人所绘,文字说明(可能是金庸所加)中说:“图中之鱼寥寥数笔而神态生动,似是在江湖间自在游荡。”鲶鱼是一种十分有趣的鱼,外行给人一种滑稽
感。早年在农村生活时,常常捕捉。它十分难捉,鱼身上有一种十分滑腻的黏液,捉在手里,也会被它滑脱。
有时,好不容易双手将之握紧,急奔离岸,但仍不免被它争脱,躺在草地上迅速扭动身体,蹦进河水之中。
后来,找到了一个捕捉它的窍门,原来鲶鱼十分贪吃,口又大,用普通的铁丝,弯成鱼钩,随便放上一些钓饵,甚至一团红布,就可以将它钓出水来,剖而烹之,皮滑肉细,十分可口。
鲶鱼的自在游荡也是有限度的,因为它贪吃,有了贪念,自由自在就结束了。
在《笑傲江湖》的后语之中,金庸又说:“充分圆满的自由根本不可能的。”就是人有欲望之故。即使如令狐冲,也未能做到充分圆满的自由自在,外来的一切拘束,可以完全置诸不理,生死也可置诸度外,但是来自内心的拘束呢?今年四五月间,和金庸一起在夏威夷。一日,街头闲逛,看到一位艺术家在街头用玻璃在创作,有各种各样的人像,平衡装置等等,水准甚高。细观之后,发现了一件作品,当时就爱不忍释,由金庸买了下来。
这件艺术品的标题是“心囚”,用玻璃塑造了一个看来极其痛苦、极求解脱的
人被困在一张网中。
这张网,其实根本网不住这个人,空隙极大,这个人随时可以穿网而出。
可是这个人却像是丝毫不知道可以穿网而出一样,在网中苦苦挣扎。
这张网,是来自这个人内心的拘束,是一张心网。再不想拘束的人,也突不破这张网,“解脱一切欲望而得大彻大悟,不是常人之所能。”令狐冲也正好是常人,所以也不能,是常人的悲哀,和拘束的抗拒力量再大,也无法和自己相抗。令狐冲已经做得最好了。
令狐冲是绝顶人物。
(责任编辑: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