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无疑是一种民族和解的精神,它建立在和平、自由、正义、兼爱的基础之上,是以民众的利益为旨归的,正如金庸《鹿鼎记》中的韦小宝,虽然他是天地会总舵主的徒弟、青木堂香主,后来会众又要推他为总舵主,然而他对天地会的反清事业却不无疑惑:既然康熙在位,国泰民安,物阜民丰,又要推翻他干什么?明代游侠系列——《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白发磨女传》《还剑奇情录》《联剑风云录》——江湖帮助朝廷打跑异族侵略者,朝廷却翻脸不认人,这里反映的在民族冲突的危急情势中江湖与庙堂的关系,很有典型性和深刻性,我们在下文将专门谈到。
天山系列——《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云海玉弓缘》《冰川天女传》《侠骨丹心》《风雷震九州》《冰河洗剑录》《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武林三绝》——这个系列以清代为背景,江湖站在江湖的立场上反对朝廷,站在汉族的立场上反对满清,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扶助弱小民族,站在祖国的立场上“宁与清室,不与番邦”并与一切爱好和平者实现民族和解。
义和拳系列——《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反帝、反满、反朝廷。
这里我们要特别谈谈在民族矛盾情势下江湖与庙堂的对立与统一。
先看梁羽生代表作《萍踪侠影录》的例子。
云蕾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侠士,她一出场就身负双重仇恨:父亲云靖被明英宗赐毒酒害死,这是江湖、庙堂之仇;云靖出使瓦刺被扣20余年,这是与瓦刺及其丞相张宗周的民族之仇。张丹枫也是如此,一方面有先祖大周皇帝张士诚与大明朱姓皇帝的江湖之仇,一方面是身为瓦刺丞相之子而被云蕾等人误会的民族纠葛,在这种情势下来展开情节,就把这两类矛盾交织在一起了。
在众多矛盾的主次轻重上,本来是伴随着江湖、庙堂之争的家仇居先,但在土木堡之变的民族危亡时刻,他们却毅然不顾家仇,与朝廷和解,主动帮助朝廷。云蕾之兄云重考取武状元,成为明朝大臣。张丹枫向明廷献出先祖张士诚留下用于复国的宝藏,献出元末奇人彭和尚彭莹玉绘制的天下军事地形图、而这些都本来是要用于对抗明廷的。张丹枫又全力协助于谦镇守北京,取得抗击瓦刺的胜利。这是侠者个人江湖恩怨让位于民族大恩怨、张丹枫身为瓦刺丞相之子,反过头来抗击南侵的瓦刺统帅也先,这使江湖矛盾全面让位于民族矛盾。张宗周一家受到瓦刺蒙族的迫害,在小说的结尾、云重出使瓦刺,飞马赶到,救了张家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