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欢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刻意去塑造自己悲情英雄的形象,忧伤,病态,隐忍,这都是构成这种唯美形象的基本要素,他不希望将这种感觉表达得太过激烈,而是要一种仿佛是薄刀片轻划皮肤的感觉,要淡淡的血痕渐渐殷红,要那种轻却持久的痛。他将这种华丽的伤感渲染到极致,比如,他一有空就雕刻美人的木像,在酒馆白天黑夜各喝七碗酒,在乍暖还寒最难将息的时候,一朵朵去数那窗前的梅花……
而永驻的是时间,飞逝的是英雄。李寻欢总有一天要在自己寂寞的背影里老去。虽然他看上去依然很美,就仿佛是朵寂寞的桃花,淡笑一抹,如血娇艳。如今飞刀何处寻?飞刀,不见飞刀!
二.背日葵,向西,一直向西!
红雪。一个充满诡异色彩的名字,甚至有些美丽,但它负载的却是一个压抑残缺的灵魂。他从一出生就被告知“你一出生,雪就是红的,被鲜血染红的。”于是,一个幼小的心灵就此被播下了仇恨的种子,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生根发芽。他孤独而顽强的活着,他长年累月在黑暗的屋子里重复着单调的拔刀动作,刀不离人,人不离刀,永远沉默寡言,冷若冰霜。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为了等到复仇的那一刻,万无一失的一刀割破仇人的喉咙。
所以说仇恨是一种原罪,也是一种撼人的力量,复仇成为傅红雪生存下去的全部动力与唯一目的,他从来没有追问过花白凤关于那场梅花庵血战的是非曲直与来龙去脉,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身负的血海深仇是否正义,在他看来这种仇恨的起源与真实性已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复仇的结局——是敌死,还是我亡。他要以仇人的颈血告慰那个在黑暗中养育了他十八年的母亲。
“一入万马堂,休想回故乡”当傅红雪手握那柄奇形怪状的刀一瘸一拐的走进万马堂的时候,在他想象中这将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斗,所以他根本就没打算要活着回到家乡。杀死马群空是他唯一的目标,“如果你不是我的仇人,就算你求我,我也不会杀你”正是在这样一种仇恨的力量的驱使下,个体的生命、情感乃至尊严都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他可以没有爱人,可以没有朋友,他可以甘受胯下之辱而面不改色,但是他不能没有仇恨,为了复仇,一切都是应付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