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间文学 >

中国武术:集大成的少林功夫(下)

2010-02-25 15:56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探索发现
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少林功夫已经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代表符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中国武术:集大成的少林功夫(下)
历史上少林功夫被认为是武林第一大流派,它是中国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派别。少林功夫集武术之大成,融汇各家武功之精华。
 
套路短小精悍,身之收放,步之进退,手之出入起落,一气呵成,手法简洁,干脆利落,正如拳谱所说,劲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动则轻灵、静则沉稳。少林功夫是公认的中华武术正宗之一。
 
当历史进入明朝,史书中对少林寺的记载和以前相比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关于少林功夫的记载越来越多。少林寺碑碣、登封的地方志以及大量诗文、游记都记载了少林僧人练武的情况。“谈玄更演武,礼佛爱论兵”,这些资料表明,在明代,习武已经成为少林寺僧人每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兴趣。
 
为什么少林功夫会在明代如此兴盛呢?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元朝时的少林寺住持富裕大和尚拥有国师的特殊身份,在民间禁武的环境下保护了少林寺的习武环境,他将少林寺规模空前扩大,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寺,使少林功夫迅速向外传播。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明朝实行的“乡兵制”。
 
乡兵制是明朝的基本兵役制度,明王朝的武装力量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正规军队和乡兵,乡兵有组织隶属,定期进行训练,并随时准备开赴战场。
 
而少林寺的僧人,也被纳入了“乡兵”的系列,被称为“僧兵”,少林僧兵自立营盘,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团体。
 
僧兵团成立后,少林僧人练武就成为合法且有组织的行为,加之战斗搏击的需要,少林功夫在明代也就有了极大的发展。少林功夫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僧兵就像是一支特种部队不断接受国家的征调,周友、月空、小山等著名的少林僧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向了战场。
 
嵩山少林寺西面的五乳峰山坡上,座落着我国最大的塔林。“塔”在古代印度语中叫“塔婆”,这是音译的简称,意思就是坟墓。这个塔林,就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墓塔群。
 
塔林中,明朝所建墓塔共148座,是少林寺建塔最多的一个朝代,而且和前朝僧人不同的是,明朝的墓塔铭文,多是记载了这些和尚的武功。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