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是决定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雪域高原的严寒气候制约了西藏人完全依赖农耕的求生之路,部分西藏先民只能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游牧生产上。在广大藏区,传统的魅力无处不在,顽强的游牧先民的生活习俗沿袭至今。今日的西藏,无论是在牧区、农区还是市区,西藏人在吃穿用等方面都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独特传统。
藏餐:随身携带的“厨房”
藏族的饮食文化非常简单,藏餐四宝——牛羊肉、奶品、青稞和茶浓缩了西藏饮食的精华。西藏人的饮食生活和这四种食品完全交融在一起,简单、粗犷、实在。西藏饮食品种的简单,与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严寒的气候致使植物类食品严重匮乏,西藏人的常年食物只能限定在肉类和乳品范围内。青稞是西藏特有的作物,用青稞制成的糌粑携带和食用均很方便,很适合牧人居无定所的生活。
尽管藏区严重缺少蔬菜和水果,但是藏族人并不缺少维生素,他们均衡营养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量饮用酥油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放了盐巴的酥油茶、清茶和奶茶成了藏族人每日必需的佐餐饮品。藏族人凭借着简单的藏餐四宝,既满足了身体需要,又让游牧生活不至于被锅台所累。
当我和藏族人生活在一起,每天吃着同样简单的饭食的时候,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吃得这么差,他们怎么就不馋呢?
此次入藏考察,我住在好友达片拉萨的家里,受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但说句实在话,在吃这一方面,实在是我有生以来遇到的最为简单的款待了:每顿饭绝没有超过三个菜。甚至我去达片的妹夫边巴的母亲家作客——这是一家相当富裕的农民家庭,1000多平方米的房产,还有租出去的三间沿街商铺和三间民宅,然而招待我的午饭竟然只有牛肉萝卜汤、去了皮的煮土豆和白面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