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舟曲藏族装饰品的造型、材料、色彩,与其他藏区大致相同,都喜欢佩戴金、银、珊瑚、玛瑙、琥珀、绿松石、牙雕、腰刀、火镰、护身佛龛,喜欢颈系“护身符”。其佩戴部位也很相似,藏族佩戴装饰品的范围广泛到身体各部位——头顶、发辫、颈、额、耳、背、腰、膀、指腕、臂等处都可随意装饰。
③舟曲藏族妇女辫发习俗与其他藏区妇女一致,藏族妇女皆辫碎辫,此发式较普遍,还有三根辫型、二根辫型、横辫型等。
④舟曲藏族男子的布袄同其他地区藏族的皮袄、氆氇袄款式一样,都为长袖、斜襟,宽大,系腰带。舟曲藏族妇女腹前的所谓“兜肚”,与广大藏区妇女腰前的“帮典”藏语意为围裙)属同一类装饰,只不过由于舟曲气候暖热,舟曲妇女将其改造成短小别致的兜肚而已。
⑤潜在的审美意识反映在色彩上,他们都偏爱黑、白、红、黄、蓝。舟曲藏族服饰中采用最多的颜色是黑、白、朱红、天蓝、桔黄等色,这些颜色在其生活中反复出现,充分显示了藏族人对颜色所具有的共同审美。
由于藏族居住区域人文地理各不相同,各地区服饰都有些奇特之处。舟曲藏族服饰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与其他藏区的服饰存在一定的差异。藏区服饰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卫藏服饰类:拉萨型;工布型;日喀则型;阿里型。(2)康巴服饰类:昌都型:安多、德格、芒康、德钦;嘉绒型:马尔康、金川、小金、理县;稻城型;木里型;迪庆型;(3)安多服饰类:青海湖周围牧区型:以海南州为典型;海东农区型;若尔盖型:阿坝、红原、若尔盖;华锐型:开祝、乐都、大通、互助;甘南型:碌曲、玛曲、夏河、卓尼上部;舟曲型:白马、文县、迭部;卓尼型:临潭、沙冒、卓尼下部、阿子滩、大族(农区式)、恰盖、车巴沟、麻路(牧区型)。
我们从各藏区服饰的细小差别来划分,还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式样,如舟曲型中就可划分出文县白马式、迭部式等。据笔者对舟曲、卓尼地区的粗略考查,有些服饰只在一个乡里流行。如果细分,乡与乡之间也有差异。这就是局部地方与大的区域之间的差异所在,舟曲藏族服饰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
舟曲藏族由于居住环境与其他藏区不同,生产方式以农、林为主,加之其他因素,服装类型也与其他藏区有差别,舟曲藏族服装面料多以布、褐子、麻为主,结构严谨、轻便、简洁、单薄,其他藏区因气候寒冷,生产方式多以牧业为主,服装面料则以皮类居多,如羊皮或羊羔皮,结构宽松、肥大,适于骑马放牧,穿脱自如。舟曲藏族因常走山路和林间小道,遂形成裹腿的习俗。舟曲藏族妇女的服装也区别于其他藏区妇女的袍、裙式而多以裤为主。在色彩上相比,前者变化性很强,装饰性也很强,后者则追求整体效果,局部多变化。
就服装上的装饰品来说,前者将装饰有色泽艳丽图案的面料直接缝、织或拼贴在服装需要装饰的地方,形成一种平面装饰;而后者服装上的装饰则多以价值昂贵的真材料为主,如水獭皮、虎皮、豹皮等,缝缀在领口、袖口、袍的下摆处,另在服装上挂戴金制、银制、铜制、珠宝、玉器等首饰,形成立体装饰效果。舟曲藏族妇女胸前佩挂装饰品大银盘(欧当子),并大多将珊瑚珠串辫成一整块,装饰在胸前,耳环和发辫之上稍有点缀。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