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读书:读书与我们的生活(2)
2009-04-15 18:13
很多情况下,人只能选择一种生存方式,是书籍为我们打开一扇扇通往那些未知世界的大门。读书也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很多情况下,人只能选择一种生存方式,是书籍为我们打开一扇扇通往那些未知世界的大门。读书也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做科研,不可能把每个实验都重复一遍。很多知识都是靠读书来获取的。 ——清华大学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李十中博士
说起来惭愧,因为工作繁忙,已经很少有时间阅读专业外的书籍了。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可能也不得不在阅读学生论文中度过了。
古人说“开卷有益”,实在是不错的,阅读是获取知识最方便、最有效的途径。阅读还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生。现在,我的孩子读初中了,她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作为家长,我真诚地希望作家能够多创作一些适合青少年阅读、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品格的好书。 ——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 刘双江博士
现在是网络时代,很多人习惯在网络上寻找资料。同样是寻找,阅读图书却是不同的。它需要发现。读书,能体现出阅读量的大小、阅读能力的高下。做学术研究的人,仅仅依靠网络,不会有别人得不到的东西。另外,阅读中存在着乐趣。看网络与看图书是有差别的。翻阅书籍时那种声响、那种回味,有时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愉快。我们需要体会、享受这种乐趣,而不是舍弃。现在很多人失去了在阅读书籍中提高自己修养的习惯,我们需要重新提倡。这是老话。有些话,是越老越有道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修养与文明是同义词。 ——清华大学 葛兆光教授
我从5岁读书到今年快70岁了,体会最多的有几点,第一要持之以恒;第二深受鲁迅先生和我的老师周予同(历史学家)先生的教导,不管遇到什么书,都要随手翻翻,任何一本书里面,肯定都有有益于你的东西;第三,读书不能述而不作,一定要跟写作相结合,而且要老而弥坚。 ——历史学家 王春瑜
常常听到一些成年人对孩子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不好好读书,就不能考上好的大学,将来就不会有好的工作,也就不能有好的生活。”这样的说法,是将读书功利化、工具化、阶段化了。我们读书,决不仅仅是为了谋生。孩子们从开始识字读书起,就从书中学习做人的道理,逐渐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心田里播下文明与智慧的种子。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一生都与书为伴。然而,就像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一样,书也分为好书和坏书,我们必须要学会鉴别。有的时候,一本震撼灵魂的好书能影响和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我们要读的是这样的好书。读书,读好书,让我们的生命溢满书香!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刘彭芝
(编辑:晴天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