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文学革命实绩的显示者:鲁迅

2009-04-30 14:2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鲁迅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有这样 的自评:“从1918年5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地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

鲁迅

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有这样 的自评:“从1918年5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陆续地出现了,算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那时的认为‘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

 

如果说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贡献是提倡白话文和范式,鲁迅主要贡献则表现为他以文学为载体,提出了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温饱和发展的问题——特别是中国人如何真正争得“人“的地位(《坟·灯下漫笔》),如何不让“中国人”从“世界人”被挤出的问题(《热风·随感录三十六》)。他以如椽大笔横扫封建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弊端,以洪钟大吕的声音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中心问题。

鲁迅虽然并没有直接卷入五四爱国运动的漩涡,但他对这场运动始终是关切的,并长期思索着这场运动的深远影响和历史局限。5月4日上午,鲁迅到教育部同事徐吉轩家,为徐父吊丧。下午学生孙伏园来访,向他介绍了当天集会的部分情况。孙伏园回忆:“鲁迅先生详细问我天安门大会场的情况,还详细问我游行时大街上的情况,他对于青年们的一举一动是无时无刻不关怀着的。”(《五四运动中的鲁迅先生》,《中国青年》1953年第9期)当天刘半农也到鲁迅家,谈及集会游行的情况。

鲁迅对五四进行回顾总结是在新文化运动的退潮期。他在《热风·题记》中写道:“五四运动之后,我没有写什么文字,现在已经说不清是不做,还是散失消灭的了。但那是革新运动,表面上却颇有些成功,于是主张革新的也就蓬蓬勃勃,而且有许多还就是在先讥笑、嘲骂《新青年》的人们,但他们却是另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目:新文化运动。这也就是后来又将这名目反套在《新青年》身上,而又加以嘲骂讥笑的,正如笑骂白话文的人,往往自称得风气之先,早经主张过白话文一样。”这短短几行文字,勾勒出了新文化运动中某些投机者的脸谱。这篇题记作于1925年11月3日夜。一个月后,鲁迅又为译文集《出了象牙之塔》写了一篇《后记》。他深刻指出:“说到中国的改革,第一自然是扫荡废物,以造成一个使新生命能得诞生的机运。五四运动,本也是这机运的开端罢,可惜来摧残它的很不少。”这段精辟的论述不但揭示了在传统积习甚深的中国进行改革的艰辛,同时也肯定了五四运动开中国现代改革先河的重要历史地位。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生前,他立下遗言:“一、不能因为丧事收任何一文钱,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亚说:“一个人的临终遗言,就像深沉的音乐,有一种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共16本。

其中《故乡》、《风筝》、《孔已己》《诗二首》选进二期课改教材初二下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雪》《藤野先生》《社戏》等都被选入初中人教版语文课本。

1918年起,先后发表《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后来收入小说集《呐喊》。

(责任编辑: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