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晓
扎根三峡库区的志愿者――陈春晓
1977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教师
1999年毕业后陈春晓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义务扶贫支教三峡服务团,来到库区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中学支教。
初到秭归,雄奇的峡江山水,纯朴热情的山民深深地吸引了她,而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目光更令她深深地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融入这片土地,她利用双休日,徒步行程2000多里,拜山村教师,访贫困家庭。一年里,她几乎踏遍了秭归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与多位山村教师取得了联系,走访了重点贫困学生,写出了近10万字的调查报告。山村教师在艰苦环境下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她,贫困学生的贫寒家境更是让她揪心。从此,她渴望做大山的女儿,渴望为大山的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陈春晓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起,便积极向当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看齐。她为全班同学建立了学情活页档案,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底子薄、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她从不放弃,经常与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个别辅导;对于中等生,她时刻注意其变化,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于尖子生,则以思维训练为主,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大山里的孩子向往外面的世界,只要有机会她都会想办法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湖北日报》记者采访她,她拉着记者往教室里跑,她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学校的“小记者”们采访“大记者”,让孩子们了解遥远而陌生的外面的世界。她与同事们建立起了“知心姐姐”接待室,利用休息时间为学生们进行生理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确处理成长中的烦恼。
生活上她与学生亲如一家,学生彭业娥患有癫痫病,每次发病陈老师总是不顾她吐出的脏物会将床铺弄脏,将她背到寝室,细心照顾,放假时又和班主任一道把她背送回家。彭业娥有时会躺在床上一本正经的用十分别扭的普通话同她讲自己的梦想,有时春晓难过得偷偷抹眼泪:癫痫病,对于连吃饭都困难的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梦想?也只有继续努力读书。